木雕怎么制作,歌谣如何演唱,潮绣怎样设计……借助科技和创意,网上网下一起互动,潮州搭起了可即时体验的“网络平台”,为“潮文化”找到了新的传播方式。笔者获悉,以“发现·潮州”为首的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开展5个多月来,吸引了海内外300多万潮人参与。原本需要实地体验的潮州传统文化,如今借力科技和创意,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即可轻松“玩转”,实现了在更短时间、更快速度、更近距离的全新体验,开启了全省网络海内外传播特色文化的先河。
小网站搭成文化大平台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发现·潮州”关键词,迅速出现8个主题各异的门户网站,吃喝玩乐休闲旅游一应俱全,原来只在人们想象中和印象中的“潮文化”一下子生动起来:木雕怎么制作,歌谣怎么演唱,景点怎样体验,只要点击每个窗口,即使身处国外也有亲历其境之感。
这样一个可供体验和互动的“网络平台”,由众多小网站“变身”而来。潮州现有8家主要网站,但规模较小,效应较弱,“发现·潮州”通过网络互动整合,使每一家网站一个主题,搭成“潮文化”统一的体验互动平台,只要点击超链接,就能跳到相关专题,从民风民俗、传统工艺、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美食特产等多维度、大视野、全方位体现潮州传统文化。
据介绍,由于网民对潮州文化已有了一定认识,为此每一家网站把“网上活动、网下宣传” 有机结合,每一个网民都成为真正的传播者、宣传者,如“潮州灯谜”专题,网民既可以射猜灯谜,又可以出谜面;“感叹潮州之美”专题,通过手机互动平台,广大网民和手机用户可以上传或下载彩信作品。
此外,网络技术重新包装、演绎了潮州传统文化。《画笔下歌谣》将儿童的绘画和潮州传统歌谣结合起来;汇集了潮元素的电子杂志充分体现了多媒体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游在潮州”将潮州的主要景点制作成360度全景照片,使网民能在网上从任意的角度浏览到古城美景。
借力“科技+创意”开全省先河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网络文化”的建设目标,着力促进网络文化产品生产、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推进全民共享网络公共文化建设。
作为广东三大文化之一,潮州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网络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特殊资源。近年来,潮州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转换等传播新平台,找准加快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切入点,深度挖掘潮文化“富矿”,让网络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完美结合,把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出来,“网络嘉年华”俨然成为展现“潮文化”的文化饕餮。
“网络嘉年华”也是一场“潮文化体验秀”。短短5个月间,吸引了300多万人次参与,收集了近5000个反映潮州传统文化艺术的作品,如视频、歌词、绘画、征文、短信、电子杂志、灯谜、动画,形成了“潮文化”网络创作平台、展示平台和传播平台。
据悉,这是潮州市历年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网络文化活动,无论是活动的规格规模、组织方式、表现形式、立体宣传还是互动参与等方式,均开创了全省网络海外传播地方文化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