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采取“医院减一半,民政挤一点,社会捐一点,患者家庭筹一点”的救助模式,从2008年起开展的“救心爱心”行动,至今年12月上旬已成功救治患儿705名,挽救了700多个不幸的家庭。
各界合力铸大爱
据介绍,先天性心脏病是所有先天性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患儿在2周岁以前的死亡率高达50%,如不及时进行手术,一般寿命不超过18周岁。2008年6月,普宁市对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调查,发现该市有282名家庭贫困的患儿身处危境,有的家庭因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用,致患儿不幸夭折,有的家庭为救治患儿拼借医疗费,经济陷入困境。
就此,普宁市民政部门提出把救助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关注民生、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计划。然而救治过程需要大笔资金,每人手术费用少则几万元,多的要十几万元。为了筹集庞大的救助资金,普宁市民政部门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争取广州军区总医院对患儿医治减免一半费用;主动向上级民政部门和省慈善总会汇报,争取支持;发动企业家、爱心人士捐款。一个“医院减一半,民政挤一点,社会捐一点,患者家庭筹一点”的“公推民助”救助模式终于形成,一场 “救心爱心”行动就此展开。
705名患儿得救助
“救心爱心”行动在普宁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2008年6月和今年6月,普宁市先后两次组织“救心爱心”捐赠仪式,共收到爱心捐款932万多元。近两年来,分28批将705名患儿送到广州部队总医院成功进行手术治疗,共投入资金4200多万元。其中,广州军区总医院减免2100多万元,广东省慈善总会资助120多万元,民政部门拨出救助金600多万元,爱心企业、社会热心人士捐款932万多元,贫困家庭个人出资400多万元。此外,还先后8次邀请广州部队总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我国心脏外科着名专家张卫达教授等专家到普宁为患儿义诊和术后回访。
“是党和政府给了我孙女新的生命……我们全家人今后要尽己所能帮助别人,来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帮助!”普宁梅塘溪南村周惠端老人的孙女在“救心爱心”行动中得到了救治。
救治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与死神赛跑,“救心爱心”行动仍在普宁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