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潮州笔架山窑 青釉莲花炉
莲花炉分青白釉和青釉两种,从北宋到南宋,一直都是
潮州笔架山窑的特色产品,是佛教徒供奉焚香的专用器物。在佛教的教物中,莲花是圣花,代表着佛教的重要精神思想。在印度的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记载:传说在天地开辟之始,毗湿奴神的肚脐之中长出莲花,花中有梵天,结跏趺坐,创造万物。因此,毗湿奴神及其它配偶神都以莲花作为代表。
宋代,在新儒学的推动下,全国形成一个以儒家为主导,以佛教和道教为辅导的新文化运动。当时,铜材料已经缺乏,很多地方都用其它的材料,如石、铁、木、漆、砖来制作佛像和佛用具,潮州笔架山窑的工匠们却巧妙地利用瓷土的可塑性,烧造出各种佛具和佛像。莲花炉因其独特的风格,轻巧、美观,易于携带和停置,被广大佛教徒所喜爱和接受,并且出口海外,很快传遍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
莲花炉在北宋时期是青白釉的,都以八棱,撇口,粘贴一层或几层的立体莲花瓣,高足浑圆饱满,优美的造型容纳了儒、佛、道三教的文化而表现出以儒家为主体的“天地方圆“的传统思想。但是,到了南宋莲花炉已变成青釉,唇口,莲瓣也变成了浮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