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春联见证潮汕的历史

                                市区金樟立交桥下的春联摊档



    诗言志。春联是浓缩的诗歌。春联言志言情。春联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抒发民众的愿望和诉求。从上一个庚寅年到今度庚寅年,60年间的春联之内容的不断变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不断前进的潮汕历史。遗憾的是,愚人镇凯学养有限,孤陋寡闻,不能很好地描述、总结这一文化现象,只能从自己的亲历中摘录几个片断,聊作文化学术界的引玉之砖。

    新中华国富民强

    上世纪80年代初,我父亲从卖菜的岗位上退休之后,到汕头市中山公园的露天剧场当看门人。他闲来无事,就泼墨练字。他虽只读过一年半小学,但因曾在灯笼铺当过学徒,专写灯笼字,所以一手字还是可以见人的。1982年的春节前夕,他应剧场场长所嘱为剧场的大门、舞台写了几副春联,写罢,兴犹未尽,顺手又写了一对:

    新中华民强国富 共产党政通人和

    这联恰被我看到了,就说:“这副联谁拟的呢?无平无仄的。”父亲文化不高,不懂平仄。他一定是从我的语气里知道我对此联的不屑,生气了,瞪着我说:“你别自以为是!老秀才当年出这联的时候,你还未出世呢。”据父亲介绍,这联是1950年(农历庚寅年)春节前,在双和肉菜市场卖菜的父亲请一位晚清秀才撰的,父亲书写了还未贴上,被店邻铺左看到,都说好,要求父亲也写给他们。父亲来者不拒,秉烛夜书,一口气写了20多副。

    1950年(庚寅年)的春节,汕头才解放3个多月,共产党的新政权建立不久,但从这联语中可以听见人民群众真诚拥护共产党,拥护新政权的心声。这副春联的政治意义远远胜于“平平仄仄”的艺术价值。

    社会主义幸福千秋

    1957年春节来临之际,我挤在人群中看父亲站在肉案前为“双和市场”写春联。那时新中国刚刚完成“对私改造”,大的商店“公私合营”,像我父亲一类的小商贩则实行“合作化”。父亲和他的同行们都很高兴,衷心地说:“听共产党的话,不会错!”他们还对我说:“你们这代小孩真幸福,一出世就跟上社会主义。”六七岁的我已认得很多字,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父亲当时写的春联是:

    人民江山春风万里 社会主义幸福千秋

    至今我仍相信:当时,这春联的内容,正是父辈们的崇高理想。多年后我懂得了春联的格律,才发觉这副联的声调排列比较奇特:上联一连6个平声字接2个仄声字,下联以一连6个仄声字接2个平声字相对,典型的“拗救”手法。这联的作者是谁?不清楚。

    克勤克俭持家

    1957年以后,伴随着政治运动而来的是全民性的“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紧接着是“三年自然灾害”。这个时期,已有很多人家过年不贴春联,原因有:1、居住条件限制;2、怕惹文字官司;3、有人连买红纸的钱都没有。始自这个时期,春联的平仄只讲究“上联末字仄下联末字平”即可。这个时期常见的联有:

    晓阳光明新社会 春风暖和大家庭

    除旧岁破旧俗 迎新年树新风

    同心同德建国 克勤克俭持家

    无限风光在险峰

   “文革”十年,是一个“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特殊时期,“文字狱”猛于虎,人们对文字唯恐避之不及,春联很难在寻常百姓家看到,除了军属、烈属门上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那是民政部门给贴上的。

    寻常百姓家可以不贴春联,但单位不可以,因为上级每有红头文件下发,要求各基层单位的大门上都要贴“革命春联”,过革命化的春节。为免于祸,主事人只能用流行的革命化语言来作对联,其艺术性且不说对仗、平仄,连“字数相等”的最起码条件都没有,如:

    大海航行靠舵手 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抓革命,促生产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也并非所有的“对联”字数不相等,也有人抄革命领袖的诗句作对联。这类春联至少字数相等,给人字面工整的感觉。据说,1969年的春节,汕头市红卫医院的“牛栏”(非法关押“被专政人员”的地方)贴了这样一副“联”: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春节后,上级来检查,觉得这具体地方贴这样的春联味道怪怪,要怪罪又怪不下去,只好说:“春节过了,把春联撕了。”

    1970年春节,饶平县浮滨公社一个老农民在自家门上贴了这样的“春联”:

    社会主义无限好 共产主义想就知

    在大抓阶级斗争的年代,这“联”引发了县和公社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注意。“想”了很久想不出道道,最后只好劝老农民把这联撕下了事。

    我认为有必要记录下上述那些不是春联的“春联”,为这个特定时期留下一个印记。

    寅年辉煌四化图

   “文革”中,有一副让我读了怦然心动的联:

    甲第秀丽三春景 寅年辉煌四化图

    这副联是1974年(农历甲寅年)我在揭阳县曲溪公社的一家民居门上读到的。如果离开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解读此联,并非特别之佳,它只是将“甲寅”两字嵌入联首,遣词造句没有惊人之处,平仄也不对格律。然而,放到1974年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就可发现“辉煌四化”正是惊人句!“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总理在1973年的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但在“四害”猖獗的年代,这个伟大的目标被撂在一边,几乎无人敢置喙,然而,在“省尾国角”的潮汕地区,却有寻常百姓为此鼓与呼。

    中华崛起龙蛇舞

    “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时代终究会过去。1977年(农历丁已年)春节,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到处是春花烂漫欢声笑语。为了欢度这不寻常的春节,汕头市工人文化宫早在春节到来前的一个多月,就组织一部分工人文学作者创作新春联,并请当地的书法家书写后于春节期间在文化宫展出,为市民提供了一道精神美餐。这批作品,不乏具有时代精神的佳作。我至今还记得当年的几副作品:

    中华崛起龙蛇舞 四化腾飞骅骝欢

    喜九州春色百花娇艳 绘四化蓝图万马奔腾

    汕头山水最宜人

    粉碎“四人帮”的禁锢之后,潮汕的春联文化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春联已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更可喜的是,春联创作群体在一个个形成。汕头市濠江区成为我省第一个“楹联之乡”。联友们利用春联这一特殊形式,歌颂时政,歌颂家乡。且看,今年濠江区的“赤隆庚寅新春征联”出一上联求征下联,联云:

    迎新岁,绘新图,濠岛新城欣在望

    濠江区的老文化人,80老翁林典威对答:

    贺好春,谋好局,汕头好景喜空前

    赤隆社区的新春征联活动从2003年(农历癸未年)到现在持续举办了八届,越办越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创作了不少好对、奇对和绝对,例如,2007年(农历丁亥年)的征联中,李照维出了“汕头山水最宜人”的下联求征上联,虽有不少应对者,但能对得好的,至今尚未见到。该联设了一道“机关”,将“汕”字拆成“山水”嵌在联语的第三、四字。这在对联中称为“拆字镶嵌法”,非高手难以应对。

    春联文化在继续发展,潮汕在不断前进。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一集)

潮汕故事剧:混战六合彩(第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