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香腐是
潮州古城的名小吃。姑苏,今江苏吴县,以其地有姑苏山,春秋时吴王阉闾又曾于山上建姑苏台而得名。“姑苏香腐”来源有许多传说,较合事实的一说是:清初有一姑苏的游方道士,来堂寄宿,时间久了,大家有一定感情而把家乡精制香腐的做法,传授给老君堂中的道士,因制得好,爽口够味,为人所喜爱。再由堂中道士传授附近居民店铺,如“李财利”号等。因其制法得自姑苏道士,故称之为“姑苏香腐”。
姑苏香腐每块约1寸见方,呈黑褐色,制法细腻,加糖水香料一煮、再煮至三煮,色泽艳美.韧中带爽,香味宜人。
潮州生产姑苏香腐已有几百年历史。
名店名品:
老君堂巷姑苏豆腐。老君堂巷在
潮汕人中最著名的是那里有出名的“姑苏豆腐”。潮州古城“三家巷”即下水门街(水平路),再前即下东平路(亦叫“下东堤”),在这里有一段小巷叫“老君堂巷”,长63米。《海阳县志・卷二十七・古迹略》载:“元妙观即天庆观,在城东街。宋政和年间建。今废。国朝(清朝)乾隆间建复,今名老君堂。”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距今已近 880年。其实,天庆观的历史还可以推得更前些。《永乐大典・卷5343》引《三阳志・古迹》称:“(韩)文公故迹,又有所谓天庆观之木龟者。初,黄冠粪除而火之于烈焰中,有物甚巨独不化。火烬,取而视之,形则龟耳,以木为质、传(按,应为“傅”字。傅,同付、敷)以泥,举之差重。夫杂于粪除而久不腐,固可异;已报之烈火而不能焚,此何为哉?!斫泥而验,下有刻字,其行二,一曰‘唐刺史韩愈塑’,一曰‘刺史职方陈铸重修’。铸之典州,实庆历之三年,其距离韩公几三百载,而泥传之质至铸犹在,铸之后又至今尚存,岂昌黎遗物,独有神物护哉?今好事者加以彩绘,立于北方镇天神之足,遗识固在已。”又谓:“木龟有堂,旧在天庆观北极殿之左,近为道流窃取而去,今莫知所在矣。”上述记载明确指出了,天庆观始建年代,至迟当在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距今已957年以上;其二,当年的天庆观,规模颇可观。不但有北极殿等,连木龟也有专事供奉的堂屋。至于那只讴不腐、烧不焚的神奇木龟,不管其可信程度如何,倒也饶具情趣,令人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