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州开元寺

    潮汕有不少年代久远的佛教寺院。规模比较大的,有潮州的开元寺、潮阳的灵山寺和揭阳的双峰寺。不管寺院的规模如何,其建筑物的基本配置和组合,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单体建筑形体的大小、附加建筑数量的多少这些方面,有所差别。最能代表潮汕寺院建筑水平的,当属潮州开元寺。
    开元寺的寺址,在今潮州市湘桥区开元路东段。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关于开元寺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北宋庆历三年(1043)余靖所撰《开元寺重修大殿记》。这篇文章简单记录了当时开元寺建筑规模,说:“寺之制……凡五百楹,为一郡之表。”到南宋咸淳五年(1269),林希逸撰《潮州开元寺法堂记》,追溯寺院当初的形制,则说:“寺始甚雄,中有子院三十六。”虽然比余靖的记载稍为具体,但寺院的建筑情况,仍然不清楚。不过,当时开元寺的规模要比现在更大,这倒是可以肯定的。南宋以后,开元寺多次毁废之后,重建重修,建筑物的建置,也兴废不常。最近一次大规模重修自1980年开始,到1985年,主体建筑的重修工程全部完成。
    寺院主体建筑在重修之后,或多或少还保留着前代的风格。例如,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大佛殿,是世界上现存木结构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它的建筑样式,是宋代明州建筑师陈和卿带进日本的。日本的建筑史学家给予这座建筑很高的评价,说它引起了日本建筑的第二次革命,给日本建筑界带来新的技术和结构风格,并把这种建筑式样称为“大佛样”,但是,这种建筑技术和结构风格在中国一直没有找到它的根。直到1992年,建筑学家路秉杰教授才发现并且确定,潮州开元寺天王殿的建筑式样,正是日本的大佛样。这个发现也说明,潮州开元寺天王殿建筑,至今仍然保留着宋代建筑风格。可以说,现在的开元寺凝聚着宋、元、明、清各个不周朝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现在的开元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二山门)、大雄宝殿和藏经楼。
    寺的头进是金刚殿(山门),面阔7间,22.56米金刚殿进深3间,7.5米,高6.925米。山门建成殿堂式,单檐歇山顶,保留明代建筑风格,两旁供奉金刚力士各一尊。山门对面是照壁,壁上嵌有“梵天香界”石匾。
    第二进就是保留着宋代建筑风格的天王殿,面阔11间,50.5米,进深4间,15.77米,高9.85米,单檐歇山顶。天王殿最有特色之处,是檐柱采用木石相衔接的形式,下部是八瓣圆肚形的石柱,上端是圆木柱。前后檐柱的形式又稍有不同,前檐柱上端的木柱直接墩立在石柱之上,而后檐柱的木柱和石柱之间,则垫有圆斗。楹柱有石覆盆式柱础。柱上安有多层圆形瓣式檐斗,层层叠叠,托着平梁、檐檩。日本大东寺大佛殿的木结构,就是这种风格。殿中间有一个大佛龛,迎门朝南一面供奉大肚弥勒佛。佛龛有隔板,另一面供奉韦陀天,朝北。弥勒佛东西两旁,靠殿壁供奉着四大天王。
    第三进大雄宝殿是开元寺的核心建筑物。大殿建在高1米许的殿基之上,面宽5间,29.80米,进深4间,26.5米,高11.76米,殿脊高0.85米。据说,清代光绪元年(1875)重修大殿,潮州城的官员绅士认为开元寺在风水地理上占据着全城的气脉,以致僧胜于俗,有意将大殿的斗拱降低了三层。现在的大殿,保留着当年的高度。宝殿的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碧甍丹瓦,魁伟壮观。大殿两侧护以石栏,栏板上刻着“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十六个楷书大字。大殿前面有月台,月台也有石围栏,栏板则雕刻着释迦牟尼出家的故事和奇花异草、瑞兽祥禽的图案,线条凝炼而造型古朴。大雄殿内,正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这“横三世佛”的背面,供奉白衣观音菩萨和x陈如、优波罗二尊者。东西两侧,分供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后面是藏经楼。有基台,高约1米。楼建于基台上,面阔11开间,广51.04米,进深14.295,高11.75米。藏经楼后是后花园(参见图1)。
    这些主体建筑,按照中国传统的营造法则,被安排在寺院南北中轴线上。在大雄宝殿和天王殿之间,东西两侧有庑廊。寺院的生活区,包括方丈厅、知客堂、香积厨、僧房等,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左右两侧。就连配殿式的观音阁和地藏阁,也被安置在大雄宝殿两旁庑廊之外。这种安排,使寺院中轴的主体建筑构成三堂二庭院加后包的整齐组合,显然是受到潮汕传统庙堂结构组合的影响。
    中国佛教是一种十分接近世俗生活的宗教。潮州开元寺的寺院建筑空间构成,虽然也表现出等级的差别――例如大雄殿要比藏经楼高1厘米之类,但它体现出来的气氛,更接近于庭园民居,没有很多庄严与肃穆,更多的却是祥和与平等。
    开元寺的山门进幅很浅,门殿里体态雄伟、作忿怒相的金刚力士,又安置在东西壁前,很难引起进出寺门者的注意。前院很小,深12.4米,与天王殿的高度很接近,就像韩祠的内庭一样,空间的感觉几乎被抹杀,它最大的作用,是采光。
    光和影直接制造了天王殿的气氛。高檐,大门,使殿中间一片光亮。眼光从檐下“度一切苦厄”的大匾下移,见到佛龛。佛龛的弥勒佛像,不大,在柔和的光亮里,却是那样易于接近。殿很宽,东西墙边,高大而面目狰狞的四大天王,在阴影里似乎退得更远。同时被推远的,是宗教在精神上的威慑作用。天王殿里的主角,由弥勒佛充当。为人们指引慈航的,首先是这位笑眯眯的佛祖。于是,殿堂笼罩在一种皆大欢喜的祥和的氛围中。
    转过天王殿,面前是长37.8米、宽34.6米的丹墀(庭),长廊和带着月台的大殿。寺院的许多重大活动,如住持进院典礼、各种大型法会,是在宽大的丹墀里举行的。隔着月台,丹墀和大殿产生了距离。大殿里的佛祖、菩萨、罗汉,都现庄严妙相,却远没有大成殿里的圣人那样威严逼人。如果和庙学的后庭、大殿比较,这种感觉不难体会到。在大型法会中,大殿里的佛陀和菩萨几乎幻化成一种宗教背景,与聚集丹墀的善众也就显得若离若即。在嘹亮的梵乐唱呗声中,可祷可祝,或歌或哭,悲喜随缘,众生平等。这一切也有赖于寺院建筑环境提供的氛围。
    至如丹墀中婆娑的菩提树,殿堂上精美的嵌瓷与木雕,让人感受到的,也多是世俗生活的温馨,而并非宗教精神的严肃。潮州开元寺的建筑,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佛教的世俗性。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买汽车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