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广济桥:潮汕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作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在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浩瀚的韩江,居闽粤交通要津,全长五百多米。在1958年改建前,广济桥以梁桥与浮桥结合的独特风格,在中国桥梁史上独树一帜。著名科学家茅以升曾经撰文介绍它。1988年3月,这座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古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建筑形式的嬗变
    广济桥创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它最早的名称,叫做“康济桥”。
    南宋定都临安,从潮州经漳州北上的驿路,成为交通要道,往来过客,接踵摩肩。潮州城东的韩江是一条径流量变化极大的大江,《三阳志》描述说:“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岸远。”韩江的汛期,一般自四月开始,到九月才结束。这半年时间里,渡船一天只能来回四五次,况且中流风急浪猛,常常有船翻人溺的祸患。这显然同日益繁忙的交通很不相称。人们都希望;能在江上修起桥梁。潮州知州曾汪决心承担这个重任。造桥是民心所向,一呼百应,1171年7月11日动工,到10月9日落成,刚好用了90天的时间。建成的桥梁,是座浮桥。它由86艘木船用铁链联缀而成。在江心水势稍缓处筑起一个石洲,把浮桥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使它能更好承受水流的冲击。潮州百姓看到夙愿成真,都很高兴,曾汪也自豪地说:“昔日风波险阻之地,今化为康庄矣。”因给桥梁命名,叫康济桥(曾汪《康济桥记》)。此后,在近60年的时间里,由近10位州官主持,潮州的老百姓在韩江河道上分东、西两段建起22个石墩,架起木梁。到绍定元年(1228),西桥一共完成了10个桥墩的建造。其中淳熙十六年(1189)那一次,建设规模最大,筑造了4个桥墩,工程是由知州丁允元主持的,老百姓感激他,就把西桥称为“丁公桥”。绍熙五年(1194),知州沈宗禹开始修筑东桥。庆元二年 (1196),知州陈宏规增筑两墩并称东桥为“济川桥”。到开禧二年(1206),东桥连同曾汪创建的江心洲,一共建成桥墩12个。东、西桥建起来后,江心一段,因水深流急,仍用浮舟连结,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特点。
    元代几十年间,韩江桥的建设,有两件事值得提起。一件是大德十年(1306)潮州总管常怀德在东桥的最前端,又增建了1墩。一件是泰定三年(1326)判官买住,第一次用石板代替木梁架桥,虽然只架了4孔,石板也不够厚,容易折断,但这毕竟是个创举。
    明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重修。23个石墩全面加固,墩上加梁,木石间用,梁上铺厚板,板上再铺砖,用灰勾缝以防火。又在桥上建起126间亭屋,使行人免受风雨寒暑之苦。亭屋间建起12座楼台,以壮游观。江心流急处,仍然用24艘船联成浮桥。浮桥用3根铁索固定着,每根铁索重达4000斤。这项巨大的工程,靠着本地士绅和往来高官富商的捐助,靠着潮州各县百姓的齐心协力,只用了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时,桥梁才更名为“广济桥”,王源还亲自题了桥名,刻碑立在桥头。四方过客游人都说,这桥是江南第一桥 (姚友直《广济桥记》)。明代广济桥历经风灾水祸,屡坏屡修。弘治八年(1495)韩江大水,冲坏了4个桥墩。不久修复了其中3个,而东桥有一墩因为水深流急,从此再也没有恢复起来。正德间,桥上的亭屋拆去,桥墩间都架起石梁。嘉靖九年(1503)又把浮船改成18艘。至此,广济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面貌形成。清代以后,桥梁虽然还数数重修,但基本保持着这一建筑形式不变。雍正三年(1725)浮桥两边的石墩上铸置了两头铁牛镇水。谁知铁牛没镇住水,反有一头因洪水而坠河。剩下一只,也便成了桥上一景。道光二十七年(1847)潮州官吏绅商捐金大修广济桥,24处石洲都建了亭台。故当时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铁牛一只溜。” (参见图6)
    1958年,广济桥进行大规模维修,拆除十八梭船,保留利用旧桥墩,改建为3孔钢桁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1976年又一次进行扩建,桥两侧各加宽2米作人行道。这就是广济桥的今貌。
    作为环境艺术的广济桥
    广济桥的建造,本来是为了交通上的需要。广济桥建筑形式的嬗变,本来也是在环境条件和物质条件制约下,不断趋向进步的技术行为。但是,在这实用的、有限制的技术行为之中,一开始就渗透进建设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桥梁,也具备了它作为环境艺术的审美功能。于是,近千年来,广济桥成了人们游观
的去处,成了人们吟诵的对象,成为潮汕首屈一指的名胜。
    就像民谣所歌唱的,广济桥的风流,首先在它“十八梭船廿四洲”的建筑形式。桥梁最终采用这种形式,只是出于不得已。古代闽粤两省,大江建桥,多用石梁桥。福建泉州晋江上的洛阳桥,龙溪九龙江上的虎渡桥,晋江安海海湾上的五里桥是最有名者。石梁桥受材料强度的限制,两墩间的跨度不可能太大;为了承载大石梁的重量,石墩的体积又不能太小。因此,构筑石梁桥,往往造成江河实际宽度的大幅度缩小,江水过桥时流速急速提高,石墩容易被冲跨。韩江的径流量,特别是汛期的径流量,大大超过晋江和九龙江。中流的流速过高,难以建墩,只好用浮桥来代替。
    然而,这种在工程技术上的无可奈何,造就了广济桥独特的建筑形式,反为游观者提供了审美的愉悦。一方面,广济桥梁桥与浮桥结合的结构,在外观上避免了石梁桥过于平直的缺陷,而显现出变化的生动。广济桥在人们眼里,不是静态地横在江面的沉沉一线,“垒洲廿四水西东,十八红船铁索中”(丘逢甲《广济桥》),东桥和西桥从大江两侧向江心伸出,江心的浮舟,把它们牵合在一块。这里,浮桥太惹人注目了,是它,使桥梁生动起来。有两首清代人写的诗,一首是揭阳郑兰枝的《湘桥春涨》:
        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鹭,惊涛声彻海门潮。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风光几拟到云霄。另一首是大埔杨朝彰的《湘桥》:
        韩江春入涨遥遥,十八梭船锁画桥。鳄渚月明逢昨夜,凤台风静睹今朝。琵琶岸上留馀韵,灯火江中乱暮潮。乘兴还如天上坐,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两首诗里,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句子:“十八梭船锁画桥”。不管是诗人的互相蹈袭,还是因为诗心偶同,都说明,当诗人们观赏着广济桥的时候,他们是如何深深被处在大桥中心位置的十八梭船吸引着。一方面,从材料到形式,石墩石梁与浮舟之间,有着鲜明的反差,产生了一种对比的美。“水面平铺,类鼋鼍之浮巨浸;波心横卧,若(虫带)(虫东)之驾汪洋”  (杨献臣《广济桥赋》),梁桥像凌空的虹霓,梭船像浮海的水族,诗人的胸中,不是有高与低、静与动、灿烂与隐晦的对比在吗?“蝉联墩排二十三,如鼋如鼍架两旁,油栏画槛何堂皇。鱼贯船系一十八,如鲸如鲵锁中央,潮生潮落头低昂。”(姚瀚《湘桥》)石墩蝉联如布阵,梭船随潮而起伏,显然也呈示着一种庄重严肃与轻快活泼的对比。
    广济桥上的楼台亭阁,在桥梁建设的初始阶段,就由建桥人着意安排了。淳熙元年(1174),知州常t修浮桥,同时创建仰韩阁于西岸桥头。不久,阁毁于火灾。淳熙六年(1179),知州朱江又在仰韩阁的遗址上建起登瀛门,左右增建三己亥堂和南外奇观两座楼台。朱江又把江心的石墩增加到三个,墩上筑亭,分别命名为冰壶、玉鉴和小蓬莱。在桥上建造楼台亭阁,虽说有镇桥、供行人憩息之类的功用性的考虑,实际上,它更多地表现出审美的性质,成为游观的胜地。宋人对仰韩阁有这样一段描写,被《三阳志》所引用:
        东顾则闽岭横陈,西望则私毙骸D狭缀#致媒蜓模槐毕胫性犊嬖龌潮АJ蒲闺醺螅弁题琢谅ァi苎拦捕繁猓鲇裼氲刂峤娱簟J髂菊潘氖敝酰萋吠虻邸O暄粤眨缴鼗范胱5歉咴⒛浚阋曰眍靠椭睿欢跃案呈付酥恕9桃环街彻垡选
这段流丽溢彩的文字分明指示,广济桥头的杰阁,是那么谐洽地同周围的环境融汇成一体,而使登阁者或幽愁萌动,或清兴勃发。桥上的楼台亭阁与环境的和洽,使得它本身也成了观赏的对象。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淳熙八年(1181)到潮州,曾登上南州奇观,观看潮州形胜,作诗两首,题曰《登南州奇观,前临大江浮桥,江心起三石台,皆有亭》:
        海边楼阁海边山,云竹初收霁日寒,看着南州奇观了,人间山水不须看     。
    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奇观揭名浑未是,只消题作小垂虹。
韩江蜿蜒南来,在潮州城西北,离开了群山,江面豁然开阔如海。山水楼台,将诗人吸引住。江上,石墩巍然高耸如山,墩上亭台,墩下浮桥,也尽入诗人眼中,成为观赏的对象。
    王源修建的广济桥,其建筑形式既不同于宋元旧桥,也与后代迥异。当时,东、西两桥全用亭屋覆盖,类似于古代的“复道”――能蔽风雨、遮烈日的空中走廊。因而李龄的《广济桥赋》这样给它画像:“飞梁渡江,恍乎若长龙卧波;复道行空,俨然如乌鹊渡河。”这次修桥,把楼台亭阁作为桥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精心安排。姚友直在《广济桥记》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载:
        又间联屋作高楼十有二。由桥西亭而东行,楼之一,西曰奇观,东曰广济桥;楼之二,西曰凌霄,东曰登瀛;楼之三,西曰得月,东曰朝仙;楼之四西曰乘驷,东曰飞跃;楼之五,西曰涉川,东曰右通,是为西矶头。西崖抵矶,凡楼屋计五十间。矶叠级二十有四,按二十四气,以便人畜上下。过浮梁者,下由浮梁东行至穷处,曰东矶头,亦叠级二十有四,为楼之六,西曰左达,东曰济川;楼之七,西曰云衢,东曰冰壶;楼之八,西曰小蓬莱,东曰凤鳞洲;楼之九,西曰摘星,东曰凌波;楼之十,西曰飞虹,东曰观滟;楼之十一,西曰牛怀渭宦ブ髟簧桑谎龊螅ド现亻埽衷还慵们拧
桥上的楼阁的胜状,李龄《赋》这样描绘:
        方丈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鳎癜窠痂觥G负峒鳎て狩钲选A     瓦参差,檐牙高琢。
12座华美的楼阁分布在亭屋间,打破了复道式桥体外观上的单调,强调了起伏变化,并在复道式桥体素朴的基色上面,添加了鲜丽,使桥梁有了更加赏心悦目的可视性。同时,楼阁也改变了复道式桥体内部过于封闭的结构缺陷,楼上洞开的窗牖,使游人过客能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去领略桥梁四围风光。就如李龄《赋》所状写:“琐窗启而岚光凝,翠牖开而彩霞簇。”广济桥复道式的亭屋和12座楼阁,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到正德五年(1505)桥梁修整时全部被拆去。不过,这水上楼阁的倩影,作为一种历史的印象,深深积淀在潮人的记忆里。
    庙亭与桥市
    道光廿二年(1852)韩江大水,将广济桥石墩冲塌9座,损坏3座。桥梁不得不大修。大修到道光三十年(1850)完工,桥墩梁石全面修复。每座石墩南北两侧都建了庙宇、茶亭,有的是修复,有的是新创,一共建起24对庙亭。广济桥上楼阁的记忆被重新唤醒,于是,民谣有“廿四楼台廿四样”的唱词。由于桥墩的修复是由官绅商人各自认捐,工程分别进行,建成的庙亭风格也就各不相同,这就是“廿四样”的由来。这些庙亭的功用,与四百余年前桥上的楼阁差别甚大。不过,它们同样给了广济桥一个与众不同的外部形式,使桥梁在周围环境下,成为一个可供人们品赏的建筑景观。大约在咸丰年间,本地诗人曾廷兰在一个雨后的黄昏,漫步于潮州城东郭,写下了《湘桥即目》诗:
        雨霁岚光万叠青,斜阳十里印晴汀。沙船过去宁波寺,一个桥洲一画亭     。
抓住他灵感的,就是每一个桥墩上那一个与众不同的庙、亭。
    桥墩上庙、亭的建筑结构形态,本身就能使人产生一种形式上的美感。同治七年(1868),英国人约翰・汤姆森为广济桥拍摄了第一张照片。这张幸运地保存到今天的珍贵照片,摄下了当时广济桥的建筑形态。桥墩上的亭屋,采用吊脚楼的形式,用木柱将建筑的一部分悬空架设,巧妙地解决了桥墩用地不足的问题。于是,桥墩与亭屋之间,有了一种对比和调适。垒石细密的横线条,使桥墩显得更加平稳而沉实;而上部亭屋的一半悬空和它的粉垩墙壁,让人有不稳定和虚浮的感觉。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不和谐,一种冲突。亭屋悬空部分的木支柱,缓和了这种强烈的冲突。木柱垂直于桥墩垒石的竖线条,表现出一种上举的力量,使亭屋翼然欲飞,而减轻了它的不稳定感。吊脚部分的虚空,又反衬出亭屋的实在,冲淡了虚浮的感觉。这样,墩和屋之间的对比,被调适成“实―虚―实”、“轻―更轻―重”的律动,显出不和谐中的和谐。这也许就是“一个桥洲一画亭”的另一吸引人的地方。
    不知桥墩上的庙亭,是什么时候被改成店铺的。汤姆森在照片的说明中说到:“潮州韩江桥也许是中国的一座最值得一提的桥梁。它和伦敦老桥一样,它们都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供居民做生意的地方。”看来,广济桥的桥市业已形成。那时,离广济桥的修复,才二十年左右。到清末民初,桥市仍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金武祥《粟香二笔》就这样记广济桥:
        广东俗语云:“到广不到潮,枉向广东走一遭;至潮不到桥,枉向潮州     走一遭。”……湘子桥在东门外,桥宽而长,东西石墩二十三,两旁店铺比     栉,中段以红船十八为浮桥。
厕身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游观于各种小食店杂货店之间,感受着潮汕文化的气氛,身在桥中而不知桥。这是作为环境艺术的广济桥的又一个侧面吧。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 上一篇:北回归线标志塔
  • 下一篇:潮州开元寺
    •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贺中秋全新潮汕小品:分家(第二集)

    潮汕搞笑短剧:表哥进城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