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拍锡


   制造和修理锡器的的工匠,在潮州叫“拍锡”,经营和生产锡器、铜器的作坊称“拍锡铺”。
   中国是最早掌握青铜器冶炼、制造和使用的文明古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两朝,有几千年历史。虽名曰“青铜”,其实是铜锡合金,锡的含量很高。而纯锡器的大量使用却只有几百年历史,因为人们发现铜有毒,长期使用会中毒故改用锡器(其实锡也有毒,只是当时人们不清楚)。
   明代以后,潮州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潮州人开始讲究“食不厌精”,器皿也追求精美,心灵手巧的潮州工匠适应了这一要求,再加上揭阳等地锡矿的开采已有相当规模,有了原料保证,大量打造精美的锡器遂走入寻常百姓家,潮阳、揭阳、海阳(今潮安)等地都出现比较有规模的加工锡器的作坊和工场。
   锡属于软金属,容易加工打造,制作时一般先将熔化的锡合金液浇注成平薄匀称、各种规格的长条锡片和铸件,然后用木槌、铁锤、剪刀、圆规、木模等很简单的工具模具,通过浇铸、接驳、冲压和辗、敲、打(拍)、剪等手段,先制出胚胎,再在其表面刻花纹刻字句以及打磨、上漆等工序,就能“拍”出茶叶罐、酒壶、酒杯、暖炉等潮汕人经常使用的日常生活器皿和专用于祭祀祖先、神明的成套祭器。
   “打锡”曾是潮州有名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潮人工匠“拍”制出来的成套祭器尤其精美讲究,名闻海内外,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远销北方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家。潮籍华侨莫不以家中拥有一套出自家乡工匠之手的精美锡器皿为荣,有的还珍藏至今,只有到了重大节庆日,才作为家传祭器拿出来陈列祭祖。至今在山东省曲埠“孔府”,仍保存有一套精美绝伦的404件套装满汉全席餐炊具。其形制仿古代青铜食具,可以用来上196道菜。该套器皿的底部有印鉴,文为“潮阳店住汕头颜和顺正老店真料点铜”、“杨家义华点铜锡”。据载这套锡铜合金器皿是清朝皇帝赐赠孔府。这套御赐锡餐具,也只有在每年的祭孔大典上才摆出来亮相。
   明清直至民国时期潮汕各地都有拍锡铺,而且生意很好,那是因为拍锡铺除了打制高档的锡器,还有一项重要业务:为大大小小的酒厂打制大大小小“锡龙”。“锡龙”就是螺旋状蒸馏管,进口直径大,而后逐渐缩小,它是土法造酒的主要设备。
   旧时土法造酒的设备不外是炉灶、锡龙和缸缸瓮瓮。锡龙安放于大“鼎”之上,加了“酒饼”的大米煮沸之后,上升的蒸汽全部被收进锡龙里,通过冷却,最后凝结成酒精。锡龙的大小决定酒厂产量的多少和质量(酒度)的高低,所以酒厂对锡龙的技术要求很高,酒含酸性,锡龙腐蚀太薄就要更换。当时潮汕土酒厂很多,不少“拍锡铺”光制锡龙就生意应接不暇。就是到了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认为锡有毒,使用锡器皿的越来越少,有不少“拍锡铺”关门,但由于这种螺旋状金属蒸溜管打造工艺复杂,一时无法找到其它替代器,故会打制锡龙的“拍锡”匠仍然生意很好。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不锈钢开始普及,潮汕工匠也掌握了不锈钢管的焊接技术,再加上质检部门强制各类酒厂不准使用锡金属作为蒸溜设备,潮汕的“拍锡”匠才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打锡街”之类的地名让有些人去追寻它昔日的光辉。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二个臭姿娘(第一集)

潮汕故事剧:鬼子进村(华龙影音打造-全场高清视频)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