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立春迎春

          祭拜五帝的十二样粮食种子和十二种水果是必不可少的。陈奕波 摄




    古时立春日,除了大小官员都要参加迎春外,县令还要亲自下到地里犁田三圈,传说如果县令的这三圈地顺顺利利犁完的话,那么当年的农事便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在犁田过程中耕牛不听使唤,别别扭扭的话,则预示当年的农耕工作比较麻烦。
    中国历法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均有六个节气,合共二十四节气。“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随着它的到来,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农谚说:“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由于二十四节气与朔望月无关,因而节气和农历月份的搭配并不固定,有时一年之中会出现两个立春日,俗称“双春”;“双春”年每三年或四年便会出现一次,因而在这三四年间便有一年没有立春日,称为“无春”,如2008年便是“无春年”。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南方,对于从事耕种的农民来说,随着“立春日”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可以开始新一年的种植计划了。在古代,社会各阶层对于立春日的迎春活动都十分重视。《揭阳县志》卷二之《典礼・迎春》有这样的记载:每岁立春,遵照会典,迎春于东郊,出土牛。仪注:先期塑造土牛、芒神。前一日,各官常服,迎至县门外,土牛向南,芒神在东西向。立春日,早,陈设香烛酒菜,各官俱朝服,行一跪三叩礼。《揭阳县志》卷七之《岁时》也有这样的记载:立春前一日“迎春”,多装故事,谓之“扮景”,观者塞途,土牛过,争以谷、豆、果粒抛掷之,甚有用瓦砾者。至期鞭春,争取土牛归,以其利六蓄,是日祭先祖。从这两则记载我们可以得知这样的信息:古代每年的“迎春”活动均由官方主持组织,且大小官员都必须“正装出席”;“迎春”地点在县城东门外的“东郊村”;“迎春”前必须提前塑造“土牛”和“芒神”;广大民众自发参与“迎春”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六蓄兴旺;立春日必须祭拜祖先。
    此外,《揭阳县志》卷二之《典礼・迎春》还记载了一系列的迎春仪式,并且从活动仪式中还可以大概得知当年农时的早晚等信息。如:“十二月建丑为牛,如立春在十二月望,则策牛人近前,示农早也;在月晦及正月里,则居中,示农平也;近月正望,则近后,示农晚也。”也就是说,十二月为丑月,丑为牛,如果立春日在十二月十五日左右的话,则策牛人(芒神,也称太岁)站在牛的前面,表示当年的农时较早;如果在十二月底或正月初的话,则策牛人居中,表示农时不早不晚;如果在正月十五左右的话,则策牛人站在牛的后面,表示农时较迟。
    据相关资料介绍,迎春时除了大小官员都要参加之外,县令还要亲自下到地里犁田三圈,传说如果县令的这三圈地顺顺利利犁完的话,那么当年的农事便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在犁田过程中耕牛不听使唤,别别扭扭的话,则预示当年的农耕工作比较麻烦。
尽管关于立春日的一系列迎春活动早已不列入官方的议事日程,但市区东郊村的道教娘宫观目前仍保留有这一传统习俗。
    从1998年开始,他们每年都在立春日举行祭拜炎黄五帝仪式,其中以祭拜炎帝为主。传说炎帝是五六千年前我国西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社会中姜族的部落首领,他与黄帝结成联盟,共同对付九黎族首领蚩尤的侵犯,取得胜利后两人共同掌管天下,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除此之外,炎帝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还在于教农民学会耕种以及亲自为人民尝辨百草,使人类懂得与疾病作斗争,因而被尊称为五谷神,也即神农氏。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祭拜五帝的礼物除常见的果品之外,十二样粮食种子和十二种水果是必不可少的,粮食种子包括稻谷、麦、豆、蕃薯、芋、黍、玉米、高粱等;十二样水果一般没有明确规定,只要有意义的便可,如苹果取“平平安安”,香蕉取“招财进宝”,葡萄取“硕果累累”等。
    据娘宫观的道长邢凤川介绍,古时官方举行的迎春礼在东郊村的“五谷母祠”举行,后来祠宇被毁,迎春活动也随之中断了一段时间。他们现在所举行的迎春活动,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跟古时相比均有所简化,参加对象也有所不同,但祭拜程序仍沿袭古制,仪式也相当隆重,他们之所以用民间的形式恢复“迎春”习俗,目的在于继承传统,弘扬优秀文化。
    立春,一个平常而普通的节气,为其所举行的迎春活动在今天仍能深得以延续,这对于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来说,无疑有其积极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人旺天下(第十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大型文艺晚会)

潮汕本土电影:D恋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