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我市有个春联专业村 翰墨飘四方

许多村民都写得一手好字。

  ▲卖春联对多数村民来说只是一种“副业”。

村里几乎见不到印刷的春联。

  村里的祠堂贴满春联,成为该村一大特色。

  贴春联是市民迎春习俗中不可或缺的“重头戏”,但或许许多人还不知道,粤东有名的春联专业村——渔洲的金洲(以前叫李厝寨)社区居委就坐落在我市的龙湖区鸥汀街道辖区内。这个现有300多户、1700多人的村居翰墨飘香,全村书写春联蔚然成风至少在150年以上,家家户户写春联、挂春联、卖春联,成了独特的“村容村貌”。

  步入金洲村,触目可见的就是各家各户门前的春联都是“手写体”,铁钩银划,蕴含灵气,或笔走龙蛇,或端庄大气,笔迹甚少雷同。据居委会干部李兄介绍,这些春联都是村民自行撰写的,全村春联基本都是手写体,少有“印刷体”,个别例外的家庭是他们家的孩子当年应征入伍,人武部为他们贴上了“光荣之家”的统一对联。家家户户自贴手写春联是金洲村的独特亮点,也是该村春联文化世代相传的最好诠释。

  “我们村写春联的墨汁都是自制的,用的是祖传配方,主要是用松香、酒精、乌烟三种原料混合熬制而成,用这种墨汁比普通墨汁稠粘,写出来的字乌黑发亮,耐日晒雨淋,比起‘千联一面’的印刷春联,金洲春联光泽好,经久耐用。”该村村民李家文告诉记者。据了解,除了墨汁与众不同外,金洲春联的纸张也是特别印制的,大红春联是印刷厂专用“红丹”印刷的,颜色鲜艳、轻易不会褪色,所以金洲人自豪地称他们的春联可以用水浸,这点也是普通春联难以比拟的。

  在金洲村,许多村民把书写春联称作“写门符”,“写门符”作为一种传统产业在金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中秋过后,金洲人就忙着备材料写春联,到春节前一个月,金洲最为热闹,家家户户写、卖春联不停,到处可见红彤彤的春联吉语。据不完全统计,全村从事春联产业年收入达五六十万元,平均每户年收入4000多元,其中有几户高达三四万元。全村每年用于书写春联的纸张达到15万多张。

  去年过世的80岁老人李舜奎是村里公认春联写得最好的“铁笔”之一,据老人的儿子李兄介绍,他父亲虽只有小学文化,但却写得一手好字,自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前,老人就在市区的金砂乡敬老院门前摆摊售卖春联了。今年是老人的儿子“接手”在该处摆摊,销售老人生前所写的春联。记者现场看到,不少顾客都是老客了,一买就是三几副,而且都不用询问价钱。李兄称,老人生前每年最少能写五六千副春联,除了摆摊自销外,不少还销到庵埠、澄海一带。他写春联每年收入超万元以上,有一次一位香港同胞还一次性向老人购买了1000多副春联呢。

  迎新春,贴春联。近年来,金洲社区写春联的绝活名气越来越响,金洲春联畅销汕潮揭三市,甚至还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金洲社区也被评为“汕头市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春联)”,这一民间绝活还将一代代弘扬下去。

  本报记者 林子海 林鹏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三集)

荒诞喜剧片:八仙闹潮汕(第二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