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行与走

   “行”,“走”两个词,是我们日常通用的口语,但其由来却很久,距今二千多年前,在周、秦、西汉时代,已屡见之册籍经典。潮语的意义和古代汉语是相同的。而古汉语以“行”作“走”,“走”作“跑”,这和潮语说法一样。
    现举出古代汉语“行”即“走”例证:
    《礼・月令》:“孟冬其祀行。”注:“行在庙门外之西……”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僧行。”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墨子・公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于郢。”
    又举“走”即“跑”例证:
    《说文》:“趋也。”《释名》:“紧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诗经・大雅・绵》:“古公擅父,来朝走马。(译:“一大清早骑着马跑。”……予曰有奔赛(走)。”       同书《周颂・清庙》:“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译:颂扬文王在天之灵,急急往家庙奔跑。”)
    《左传・昭》七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
     同书《庄公》八年:“走出,遇贼于门。”
    《孟子・粱惠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庄子・大宗师》:“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
    《战国策・触砻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韩非子・喻老》:“扁鹃望桓侯而还走。”
    《吕氏春秋・权勋》“齐王走莒。”
    《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同书《项羽本纪》:“沛公则置车骑,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同书《吴王鼻传》:“西走蜀汉中。”
     潮语‘行”即‘走”说法,有“我行去大街一下”、“妆行去底块(唠儿)”等。“走”即“跑”说法,有“我走到一身汗”,“汝勿四散走”等。
     从这些例证及口语看来,可见潮汕方言,保存不少二千多年前的中原古音,是我国最古远的方言之一。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一元买汽车-2011贺岁片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