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讯(记者 黄秋斯) 临近春节,不少家长都忙着给孩子添购新衣,记者在市区掇鸟街走访发现,家长基本上考虑的是价格和款式,普遍认为价格高的产品质量肯定更好。其实家长们在选购婴幼儿服饰时,更应该注重产品的质量。
记者在某家童装店,遇到前来为两岁半的女儿挑选衣服的张女士,记者询问其为孩子购买衣服的第一标准是什么?“第一个肯定是要纯棉的,然后摸起来布料舒服不扎手,第二个就是款式好不好看,第三个才是价格。”张女士说。当记者询问她是否知道婴幼儿服饰的产品标准时,她则全然不知。而不少家长一味追求高价格好品牌的服饰。一位大妈告诉记者,她为孙女买的衣服价位维持在50-100元这个区间,一般都是看牌子和款式,比较低价位的基本不考虑。“我相信一分钱一分货,给孩子穿的,一定要价格高牌子响的才安全。”其实,国家对婴幼儿服饰的产品标准不同于成人服饰,早在2010年8月1日开始实行的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就有规定,“婴幼儿纺织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而且要求“年龄在36个月和身高在100cm及以下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须为A类”。
但是记者走访了一些童装店,却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婴幼儿服饰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质量不达标、以次充好等问题。临近春节,许多商家纷纷打出各种诱人的促销广告,像某大型超市童装专区就有贴出“买满388元送温暖围巾”、“一件8折,两件6.8折”等等的标语,但记者在查看这些婴幼儿服饰上的有关标签时,发现了这些儿童服饰有一部分是没有产品标签的,只有商家贴上去的价格;而一些有标签的服饰中,关于产品安全类别、执行标准的文字部分也被商家人为地贴上价格覆盖住了,显得有些猫腻。记者借口想买,希望店员能查看下是什么类别的衣服,是否符合婴幼儿服饰标准,店员则一个劲地说这些服装质量很好的,肯定符合了,但是却没有帮记者查看。有在这里购买过衣服的市民颜女士则告诉记者,之前撕开看过标签,合格证上的产品类别是C类,显然不符合标准。不少家长也反映虽然网店上的衣服比较便宜,但也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像褪色严重、有异味、剪裁不对称、标签缺失等等,所以家长们在选择婴幼儿服装时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做个精明父母,婴幼儿服饰必须达到安全级别A类标准的才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