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开发建设热潮涌 ―― 鹅埠镇加快发展侧记

汕尾日报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日前,记者走马海丰鹅埠镇,探询该镇作为深汕特别合作区所在地,是如何加快发展的。

曾经被誉为“汕尾鞋业第一镇”的鹅埠镇,具有区域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广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和厦深铁路横贯其境,更兼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首善之府”,发挥了县域和区域“双重身份”的积极作用。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亿元。

鹅埠镇全力支持配合服务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尤其是配合做好产业转移园区一期、二期以及324国道扩建工程等征地遗留问题化解工作。重点解决好上北村、劳动者家园、恒兴北、老龙坑、海崇西、蛟湖村地块存在的遗留问题,为下一步征地工作打好基础。并坚持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和依托,创新招商引资形式,积极配合园区接洽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企业项目,引进一批投资额大,带动性强的高端优质工业项目落户建设,在全镇掀起了新一轮的开发建设热潮。记者看到,腾讯云计算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室内装饰;中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体建筑及外墙作业已经基本完工,开始进行室内装修及安装设备……

该镇进一步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卫生环境不断改善。随着特合区建设的迅猛发展,鹅埠镇人口迅速增加,尤其是由于外来人口的急剧增长,使环卫工作的压力日益增大。根据县、区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该镇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使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现已建成垃圾转运站1个、垃圾收集点53个,提高了全镇的环境卫生水平,增进群众的卫生意识,方便了村民的垃圾处理,农村乱堆垃圾、乱放杂物的现象已慢慢减少,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

在教育方面,该镇通过社会筹资、财政投入,建成多媒体教室53间, 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学质量。文体方面,镇村文化站(室)、文体广场建设日趋完善。近年来,该镇投入资金对村级文化室进行改扩建,每个行政村(社区)文化室建筑面积基本达到200平方米,内设置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娱乐室、宣传栏等,做到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为辖区广大群众的学习、娱乐、健身提供了文化阵地。同时,篮球、乒乓球、游泳、广场舞等群众性活动进一步推广,城乡群众文体生活日益丰富。

去年来,该镇继续完善公路交通建设,积极配合合作区对324国道鹅埠段的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加快推进自然村公路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投入近200万元,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力度,对自来水水源地进行整改,购买自来水监测设备、消毒设备和水源地处理取水装置,继续完善镇自来水改造续建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更换管网,规范自来水管理与维护,为全镇人民群众供应“放心水”。

据鹅埠镇委书记吴海林介绍,该镇将继续以园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模式。同时继续把握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配合做好征地工作,确保合作区用地需求和建设项目顺利进展,为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步伐,创造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切实加强对全镇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一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工业总量。此外,要充分利用鹅埠优越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挥其作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先行区和粤东地区通向珠三角桥头堡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与珠三角地区加强沟通联系,卯足干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汕尾日报   责任编辑:苏晓雪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电梯怪事

潮汕搞笑短剧:戏骗子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