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揭西棉湖甲埔村带动村民就业 实现菜农增收

  位于揭西县棉湖镇甲埔村的莞揭“双到”果蔬供应链合作——茶山。甲埔产业基地于2014年12月15日揭牌;同日,莞揭“双到”果蔬直通车也正式发车,基地生产的果蔬将源源不断被送往各地市场,带动村民就业,实现菜农增收。甲埔村正乘东莞。揭阳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的东风驶上脱贫奔康的快车道。

  果蔬产业成为对口帮扶突破口

  甲埔村原本主要种植水稻、番薯等传统作物,村民缺乏专业种植技能,农业经济效益差,贫困状况较为突出。全村747户中,有贫困户100户,村集体年收入仅有0.95万元。

  2013年,省委、省政府调整由东莞市对口帮扶揭阳市,同年6月,东莞市茶山镇驻村工作组到甲埔村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经过深入调查分析,茶山镇驻村工作组决定以种植果蔬为突破口实施帮扶,全面推进莞揭果蔬供应链合作——茶山。甲埔产业基地建设。为此,茶山镇与揭西县及东莞市为农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签订了《莞揭“双到”果蔬供应链合作——揭西。茶山框架协议》,建立两地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带动的果蔬种植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户参与种植,提高村集体和贫困户经济收入。自2014年3月启动果蔬供应链合作以来,甲埔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16万元,91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6842元。

  据了解,至2014年10月底,茶山镇驻村工作组共统筹资金400多万元,实施民生类、基建类、产业类扶贫项目20个,开展扶户项目800多个。

  果蔬基地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在茶山镇驻村工作组的推动下,甲埔村与东莞市为农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冷藏保鲜技术,对产业基地进行标准化建设,修建电动化的灌排系统,搭建7个占地总面积224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对农田机耕路进行硬底化,改善生产运输环境。目前,基地分片区轮番种植多品种玉米和蔬菜,减少市场风险,均衡田间劳作,增加集体收入。

  同时,工作组着力推动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打造集生产、加工、配送、销售于一体的大型果蔬种植基地。基地分三期推进建设:一、二期规划种植玉米、苋菜、豆苗等果蔬;三期规划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发动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参与茶甲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发果蔬种植项目,进一步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为使生产形成规模化,基地还投资建设占地2565平方米的果蔬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揭西县贫困地区首个规模化、规范化的果蔬种植、收购、配送中心,辐射整个揭西乃至周边地区。

  以果蔬品牌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甲埔村将“双到”果蔬商标命名为 “莞揭香”,并制作了“莞揭香”果蔬包装箱,发动农户走品牌路线。不少果蔬产业基地和个体收购商纷纷与莞揭“双到”果蔬供应链合作——茶山。甲埔产业基地完成了信息共享、产销对接工作。

  在茶山镇驻村工作组的推动下,甲埔村已与东莞市为农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等确立双向供销合作关系,将充分利用冷库的储藏和调节作用,促进甲埔村乃至揭西县的果蔬等农产品的输入和输出,并在果蔬产业基地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电子商务推广店,进一步拓宽销售平台。甲埔村的村民还能不定期接受茶山镇驻村工作组组织的各种培训,如视频教学、专家辅导、基地示范等,在家门口就能掌握实用技术和致富信息。

  甲埔村果蔬产业的成功发展对周边镇村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去年8月,由茶山镇对口帮扶的棉湖镇境潭村和东园镇赤岩村也启动了果蔬种植产业项目,种植番薯、玉米、黄瓜等果蔬品种。甲埔村果蔬产业基地还借助冷库保鲜功能,统收统销周边农产品,带动了周边其他受帮扶村由单一农作物向多元化、高效益经济作物种植的转型升级。

来源:揭阳日报   责任编辑:张瑜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卖报纸-2011贺岁片

贺中秋全新潮汕小品:分家(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