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014年12月26日刊登了《市场难见公平秤,市民购物不安心》的记者调查报道,市民反响热烈,相关部门市质监局及市工商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相关市场进行检查、监督、核实。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并随意走访了我市中心城区部分集贸市场发现,大部分集贸市场已有设置公平秤,但仍有部分集贸市场至今仍未设置公平秤。有的市民告诉记者 ,有了公平秤,可以透明交易,现在可以买得公正 、买得放心了 。对于那些尚未设置公平秤的部分集贸市场 ,市民们也希望市场管理者尽快依法设置。
市质监局反馈:
依法检查监管集贸市场
查漏补缺公平秤的设置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看到本报刊登《市场难见公平秤,市民购物不安心》的记者调查报道后,立即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相关市场进行检查、监督、核实,市质监部门查到我市中心城区的共和、金新、同益、龙眼南(北)、金砂东门等部分集贸市场,均有依法设置了公平秤 ,但平原、华侨新村、华坞、瑞平等4个集市仍未设置公平秤。市质监部门认为平原、华侨新村等两个集市,属于在道路经营的临时集市,而华坞、瑞平等两个集市,市质监局质计所有关人员多次到市场,未能找到市场管理者,因而设置公平秤问题难以落实。
对于报道中提到的超市设置公平秤问题,市质监局认为目前对于超市设置公平秤,暂无明确规定。该局在监管过程中,将会建议超市主办者自觉设置公平秤。市质监局下一步将加强集贸市场依法监管,落实相关措施。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市质监局对全市依法设置的集贸市场中的公平秤及固定摊档的衡量器全面实施了免费检定。该局表示,以后将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定期不定期的巡查,进行查漏补缺,要求市场主办者将公平秤设置在显眼位置并进行标示,对个别公平秤设置不规范现象,及时进行纠正。
市工商局反馈: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市工商局市场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时工商部门对我市中心城区集贸市场监管的职责主要是,经营者营业执照的登记注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其中监督管理主要是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对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对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的监管主要有:依法把好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关;依法查处市场内违法广告经营行为;依法查处市场内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
市工商部门对集贸市场公平秤的管理问题,依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施行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交由市质监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对集贸市场日常的巡查监管工作。而工商部门会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加强对集贸市场的巡查监管,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主要措施是: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建立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认真落实市场整体巡查监管工作, 在巡查监管中,加强对市场开办单位和市场经营者的教育和引导,倡导公平、合法、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督促市场开办者和市场经营者加强自律,做到持照亮照经营,明码标价,诚信守法,文明经商。对出现严重违法违规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并调整其信用类别。
同时市工商部门还充分发挥12315投诉网络的作用,畅通投诉渠道,加强消费维权意识的宣传,认真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和咨询,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了解,近年来未接到市民关于短秤欠量的投诉,发现违法违规的情况,他们将及时移交质监部门依法查处。
近日,记者再次随意走访了我市中心城区部分集贸市场发现,大部分集贸市场已有设置公平秤,但仍有部分集贸市场至今仍未设置公平秤。在金新集贸市场记者看到,公平秤设置在出门口一侧角落,而且用玻璃橱窗罩着,市场管理者告诉记者:“为了防止小偷偷公平秤,只能用玻璃橱窗罩着锁紧,在市场开放时间就打开玻璃橱窗提供给顾客过秤”。在金砂东门市场,原来放在一角的公平秤,如今也把公平秤设置在市场入口显眼的位置,正在购物的张伯告诉记者,现在方便多了,有时觉得刚购买的鱼、肉、菜不够秤,就可以及时去过秤,这样让人买得放心。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有的集贸市场把公平秤设置在不显眼处,而有的市场公平秤摆放出来的时间较晚,一些习惯买早市的市民就找不到公平秤过秤。采访中不少市民告诉记者,希望市场管理者不但应依法设置公平秤,而最好能把公平秤设置在显眼易找的地方。
本报记者 翁小红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