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的“80后”,是做着“大桥梦”长大的。这个梦在他们青春萌发的年代里开启,伴随着他们度过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1995年,立春刚过,南澳长山尾码头的一声巨响犹如春雷,炸开了海岛人的大桥梦。那年,南澳后宅镇的小哲刚刚上初一,他看到了许多从没见过的景象,路上多了许多运送建桥材料的大卡车,车子轰隆隆地从家门口开过,连房子都跟着震颤。每个人谈起大桥,谈起将来,都一脸喜色。老人们常常对着他说,那桥就是为你们这代人建的啊!
1997年1月份,农历新年还没到,离小哲初中毕业还有半年,说好了等他一毕业就可以通行的大桥却停工了。那年夏天,小哲毕业了,考虑到如果到市区读书接下来三年乘坐轮渡往返家校的麻烦,小哲留在了岛内继续念高中。他和小伙伴们来到空荡荡的大桥工地上,最远的桥墩离他只有几十米……
2000年,小哲高中毕业,考上了广州一所大学,学习工业设计专业。小哲和同学们离开了海岛,奔赴向往中的“大陆”。在轮渡上,他暗暗告诉自己,要好好读书,以后留在大城市工作,不再回这个闭塞的海岛。
2006年,小哲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了一年多。这一年年初,省发改委批准了南澳大桥项目续建立项。在网上看到这条消息的同时,他收到了两位高中同学的喜帖。那天清晨,他高高兴兴地正准备出发参加婚宴,南澳的同学紧急通知他:海面大雾,轮渡停航,算了吧,赶不及了……
2009年1月20日,二十四节气里的大寒,南澳岛上阳光普照,大桥真的开工了!那天上午,母亲打来电话,兴高采烈跟他描述开工典礼的盛况。
2013年,农历新年前,小哲坐着渡船回家过年。原计划建设期限为36个月的南澳大桥还没有建成。渡轮上,小哲看到一个个桥墩,他相信,这些桥墩一定能连成一条美丽的弧线。
2014年7月25日,南澳大桥传来合龙的消息,小哲在自己的微博、微信第一时间转发了消息,“快了,我们的大桥快要建好啦!”他热情地邀请同事们:“下次开车去我家玩!”
2015年,春节将到。自己和家的距离,就因为一座桥,竟然拉得这么近。小哲早早拟好了回家过年的路程:深圳出发,走深汕高速公路,过海湾大桥,金鸿公路,莱美路,上南澳大桥,环岛公路,终点就是家!
本版撰文/摄影 陈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