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陈向光: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转型升级迈开新步伐

 

 

  澄海区委书记陈向光对澄海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杜一方 摄

 

  年终岁末,是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刻。初冬的一个上午,澄海区党政办公大楼的会议室里,澄海区委书记陈向光接受记者专访,谈及今年经济总体情况时信心满满,谈经济、谈民生、谈转型、谋发展,认为今年澄海区虽然没有大型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但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目标和抓手,推动上市公司扩张升级、兼并重组,整合三大园区,按照“一核三轴六区”规划推进城区扩容提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澄海经济正在连续10多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进入良性、合理、稳健运行的调整消化期,为未来经济总量扩展、创新业态、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依托上市公司打造行业航母

  记者:澄海区今年的经济总体情况如何,呈现哪些发展亮点?

  陈向光:今年澄海虽然没有大型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但抓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列全市第二。我们瞄准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向转型要动力,以换挡促发展,特别是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扭转过去靠拼土地资源实现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打造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平台。今年澄海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玩具产业试点地区”两块国字号招牌,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资本融资也是今年的亮点。我们鼓励引导企业通过上市并购重组、投资参股等方式向外扩张发展,围绕上市公司培育大型骨干企业。今年已有宜华、奥飞、星辉、群兴等一批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取得不错的业绩,一批企业正抓紧上市融资准备。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就是澄海企业参与投资拍摄的,一批玩具企业转型进军文化产业,实现从传统玩具生产向互动娱乐模式转型发展。目前,全区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达600多亿元。

  现在看来,我们年初确立重点抓总部经济、园区经济、扶持企业、发展电商、开拓市场、转型升级六项经济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扶持措施为企业鼓劲强信心

  记者:听说一些前几年因为土地资源制约等因素外迁的企业又静悄悄地回来了,澄海对企业发展有什么扶持措施吗?

  陈向光:随着企业规模扩张,这些年走出去,向外寻求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但他们的根始终在澄海。澄海有完整的产业链,人才技术有支撑,工人的素质较好,政府强化服务扶持,澄海的投资环境一直备受企业称道。

  今年初,我们意识到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抓早抓主动,采取扶持措施,为企业“松绑减压鼓劲”,及时出台扶持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在财政资金、税收、投资融资、出口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

  4月份我还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企业对加快澄海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我们兑现各级减免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企业也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在研发、出口、拓展市场、打造品牌等方面的力度也非常大。

  11个市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计划

  记者:园区是加快振兴发展的三大抓手之一,澄海区如何结合产业特点推进园区建设?

  陈向光:我们将园区作为项目建设的“摇篮”,从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研究制订跨行政区域的合作开发、产业转移双方利益共享指导意见,调整优化全区园区规划布局,引导企业出城入园。整合园区,岭海、鸿利、莱美等园区加快建设产业转移园区,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东部新城塔岗围片区加快土地收储,六合新城正在与投资方修订完善投资建设协议。“中国锆城”中核集团条带项目一期完成投建,复合氧化锆项目和国富锆钛精选项目竣工投产,高纯氯氧化锆项目完成扩产改造,核级海绵锆项目开工建设。园区建设有力带动了重点项目建设,11个市性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8%。

  我们还以园区为招商重点,探索“以园养园”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办园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全国首创“产业综合体”运营模式的“宝奥城”,也是我区创新利用社会资本办园区的成功范例,由中国物流行业龙头企业“宝供物流”与玩具业领军企业“奥飞动漫”联合投资兴建,打造玩具全产业链服务园区,建成后将可解决澄海玩具产业流通模式落后“短板”问题。目前首期已完成总投资额60%,超过2万平方米的正大配送中心已经顺利交付使用。

  多措并举打开国际新兴市场

  记者:澄海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有什么亮点?

  陈向光:澄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过去一年,我们响应国家“一路一带”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致力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网上网下两个领域同步开拓。一方面巩固改善传统市场,一方面拓展非洲南美及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一大批企业在玩具、服装集散地建设具有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实体展厅,在国内各大城市设立分销机构,创办全国实体连锁店或体验馆。今年我们还向全球征集“澄海玩具”吉祥物,并在广交会上举办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提高“中国玩具之都”知名度。

  值得一提的还有,今年澄海电子商务取得长足发展。我们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前9个月新龙新服装、雅威生物、鸿泰服装等6家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网上销售超过3亿元。宇博电子商务园区继续扩大电商企业进驻规模。全区纺织服装行业接近全部实现网上销售,有300多家玩具企业设立电子商务部,约有3成实体零售店同时开展网上销售业务。目前,全区网上销售营业额已超过30亿元。

  182个村庄基本建有公园绿地

  记者:今年澄海区在改善民生、建设宜居家园方面有什么投入?

  陈向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老百姓得实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把服务群众、发展民生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举措,不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抓好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改造国道324线莲下至盐鸿段,一直修到与饶平接壤。省道S231凤湾线莲鸿路段、安澄路、凤翔路等改造项目也逐步推进。

  加大财政投入,并向农村倾斜,深入开展“千村整治”和“绿满家园”,推广生态湿地、氧化池等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一批村庄污水处理工程加快建设,全面构建垃圾转运收集系统。可以说,现在澄海182个村(社区)都基本建设有公园、绿地。作为采用目前最先进垃圾处理技术,也是全市首个垃圾发电项目,洁源环保发电厂的建设全面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垃圾围城”局面。

  创造条件加快对接华侨试验区建设

  记者:澄海区如何抓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华侨试验区的机遇,加快对接华侨试验区建设?

  陈向光:澄海作为著名侨乡,华侨基础浓厚,华侨资源丰富,要抓住国务院批复同意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契机,打好“侨”牌,推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

  利用郑王墓、陈慈黉故居、樟林古港等历史侨文化平台,加深与华人华侨的文化融合,联结乡情乡谊,加强与侨团侨领、外出乡贤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侨亲回乡投资。在经济上促进互利互补,推动贸易投资,结合澄海产业特点在东南亚打造一个经济合作平台,以此加强与华侨试验区的产业对接。

  当前澄海具备加快发展条件。我们始终要坚持以加快发展为动力,坚持高起点谋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区新城,争当新特区建设排头兵。

  本报记者 魏盼生

 

  ——“今年澄海重点围绕振兴发展目标,狠抓‘三大抓手’,调整园区规划,推动产城融合、扩容提质,研究出台扶持企业的具体政策措施,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实现质量与效益并重发展。”

  ——“根据上级的决策部署,结合形势变化和地方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我们创新抓落实方法方式,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通过建立各种制度,如班子成员抓工作汇报制度、部门与镇(街道)阶段工作汇报制度,以时间倒逼进度,不折不扣狠抓工作落实。”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班长’,我始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信心,提能力,形成一股正能量,推动澄海振兴发展,对接市重大战略部署,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多作贡献。”

来源:   责任编辑:许少丽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与发廊妹(二、三部)

潮汕搞笑短剧:不孝儿分财产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