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检徽下的誓言――我市检察机关队伍建设掠影

初冬时节,城大地仍是一片生机,和煦的阳光哺育着万物。在这方热土,有一支忠诚而坚韧的检察队伍,他们始终坚守“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使命,始终执着追求公平与正义,始终用法治温暖民心普惠民生。他们铁骨丹心,代代传承,只为了检徽下那铿锵庄严的誓言……

  政治建检铸就忠诚品格

  “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检察官誓言言犹在耳。每年新春上班第一天,市检察院都要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重温检察官、司法警察誓词,郑重表达对党和人民的忠心、践行职责使命的信心以及干事创业的决心。

  忠诚是检察干警第一位政治品格。市检察院党组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队伍建设的第一位,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组织广大干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各科室“两周一晚”学习会上,干警们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纪律规定,警醒自己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三严三实”主题报告学习会上,干警们从道德情操到为人准则,从生活细节到执法办案,侃侃论述,入脑入心;正在掀起的学习四中全会精神热潮中,检察干警深刻领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精神,增强维护公平正义、推进法治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忠诚,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内心的力量。没有深入血脉的忠诚,就没有强大的工作动力。”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市检察院驻市看守所检察室主任翁崇武如是说。

  人才兴检续写新的辉煌

  人才是事业发展希望之所在。市检察院坚持把培养人才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大力推进检察人才重点工程,营造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2007年,市检察院在全市率先公开招录硕士研究生,至今共引进和培养硕士生43名,硕士生比例在全市机关单位最高。

 

  成立检察理论研究硕士站,集中管理、统筹使用、重点培养,组织完成市级以上课题十多个。建立业务能手人才库,已培养68名高学历的检察业务能手,其中有7人分别入选最高检、省检察院以及市有关部门的专门型人才库。

  一个检察干警要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检察尖兵必须经过无数个案的磨炼。我市检察机关大力推进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办案实战、多岗锻炼、业务竞赛等方式提升干警的综合素质。2008年以来,全市共有24名检察干警在全省检察机关侦监、公诉、民行、控申等业务竞赛中获得“十佳”、“标兵”、“能手”等称号。市检察院“业务能手培养工程”被列为汕头市组织工作品牌重点项目。

  从严治检提升司法公信

  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我市检察机关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完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近年来,市检察院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统一制定各项业务工作规程、编印执法手册,用严密的制度规范执法办案行为。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对违反法定程序干预办案的登记备案报告和通报制度、检察人员谈心谈话制度、重点岗位轮岗交流制度等,坚持以制度管事管案管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层层“签字背书”、传导压力,在队伍中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清廉如水的浩然正气。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市检察院加强“阳光检务”机制建设,检务公开近年来从职能宣传、政务公开向执法办案信息和结果公开延伸。现在,公众只要登录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进入汕头市检察院的页面,就能查询我市检察机关发布的重要案件信息和已公开的法律文书,并可依申请对相关案件的程序性信息进行查询。此外,推进案件公开审查、公开答复工作,一些有争议的案件都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律师代表等进行公开听证;加强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不抗诉等法律文书的说理,每年都有多份优秀法律文书在全省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开通“汕头检察”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执法公信力和检察工作亲和力。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报告(2013)》,市检察院的检务透明度在全国排第三,在49个较大市的检察院测评中排第一。

  文化育检增强发展软实力

  文化铸检魂,润物细无声。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和辐射功能,建设机关文化长廊和检察文化园,积极营造以正气清风为核心的检察文化氛围,让检察干警接受文化熏陶、提升精神境界。

  市检察院还在全省机关单位率先成立青年联合会,开展青年检察官论坛、爱心助学、“百堂法制课进校园”等活动,用青春激情播撒法治阳光。成立汕头市检察官合唱团,百余名检察官团员先后排演20余首歌颂党、讴歌检察事业的优秀曲目,多次参加省、市各项文艺演出,用歌声展现新时期检察官的良好形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市检察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

  本报记者 刘谷婷 通讯员 李琳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黄幼华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鬼子进村(华龙影音打造-全场高清视频)

潮汕搞笑短剧:惊老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