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蕾实习生张文絮)记者日前从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最新发布的《广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4年第三季度)》数据获悉,在全省各城共计22个单列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榜”中,我市以第17名暂居中下游。
记者就我市空气质量不佳的成因这一话题对我市环保局进行了采访。他们认为主要是几个方面造成的,除了潮州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外,市区及周边焚烧垃圾污染、城市及近郊区道路和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机动车尤其是泥头车的污染、城市工业锅炉的污染、市区桥东部分山体裸露和韩江周边沙场的扬尘是“五大元凶”。
据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在19万辆以上,每年增长率约为2万辆,特别是“黄标车”和老旧车排放大量尾气,因而成为潮州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同时,因交通设施配套滞后,很多过境及境内泥头车从市区道路通过,车厢又没实行封闭或遮盖措施,导致扬尘产生。此外,近年施工工地众多,部分施工方没有落实好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导致扬尘直接产生。而现阶段全市约有工业锅炉300多台,主要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几百座锅炉使用高污染的燃料煤炭,对空气环境质量产生影响显而易见。最后,在潮州市城区的桥东片区,瓷土山矿区和韩江沿岸的采石场,因取土采石等采矿作业后矿山复绿工作不到位,出现山体裸露扬尘情况;同时在韩江沿岸及周边存在的沙土场,在作业时也产生大量扬尘,大大加重了潮州空气污染。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防治空气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各界真正支持配合,共同参与到空气污染防治行动中,倡导绿色出行,宜人的空气一定会回归凤城。同时,相关各职能部门将加大力度促进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力争迅速提升全市空气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