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城中村“高楼大厦” 润了村民乱了形象

  一幢幢“柱子”似的楼房正在城中村拔地而起。

  城中村随处可见的“一线天”。

  宁和街边又一幢低矮楼被推倒重建。

  租房热成了楼房长高的“催化剂”。

  住宿、租房的街招遍布城中村内街小巷。

  低价是城中村房子热销的根本原因。

 

  在龙湖村、陈厝合、广兴村走访,最醒目的莫过于长年施工不停、且越盖越高越漂亮的村民自建住宅,这些没有房产证的“高楼大厦”为村民们带来了“滋润生活”,不少村民靠此房屋出租生意月入数万元乃至十几万元并不是什么“神话”。而最近,我市有关中心城区村民自建住宅不得超6层的新规“亮相”也在这些城中村里引起了一定反响。

  走进陈厝合宁和街、龙湖村龙湖街和广兴村兴德街,最引人注目地就是堆放路中的一堆堆建筑沙石堆,以及两旁“拔尖”的时尚高楼。“本大楼12楼以上有单元房出售,数量有限”、“电梯房,每平方米售价2800元”,这样引人注意的售楼广告也随处可见。在宁合街走访中,至少能看到十多幢搭着脚手架正忙着施工“长个子”的高楼,这些高楼最低的也有10层楼高,高的近20层。

  “城中村耸立的高楼潮是租房生意红火催热的,也和近年来房价高企有密切关系”,走访中,陈厝合一村民阿勇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大量流动人口的租房刚性需求,成了城中村楼房越建越高的催化剂。据了解,近十年来随着进村租房子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倍增,为了满足租房者,也为了自身的腰包,不少当地村民纷纷加建、重建了楼宅出租,而且这类新建的出租屋还颠覆了以前阴暗杂乱的出租屋概念,类似现代的公寓楼甚至还配套了电梯,全楼层闭路监控覆盖。有的临街位置好的高楼底层还分隔成铺面出租,月获利更是可观。以前村民们大多是和租客们同住一栋楼内,自己收租还兼任“物业经理”负责大楼卫生后勤等相关维护工作。现在,不少靠租房富裕起来的村民干脆把整栋大楼租房业务“发包”他人经营,自家搬到了中心城区花园小区居住当起了甩手掌柜,每月让“二房东”把“承包费”划转入账户就可以,不用事必躬亲像过去一样劳心费力。事实上,租房子月入数万元对于城中村的“原住民”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栋栋高耸的出租楼成了他们“富裕生活”的稳定来源。

  “现在盖高楼将受限制了!”今年10月,我市审议通过了《汕头经济特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该办法指出中心城区村民自建住宅不得超6层,而且村民住宅建设还实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这条法规随即在城中村村民引起了较大反响。“新规施行后,新楼变矮了,我们的腰包自然憋了,心里确实难以接受。”“是该对城中村乱盖的楼房进行规范管理了,杂乱无章、高矮不一的楼房的确影响了片区的整体形象,而且缺乏建筑施工资质所盖的楼房还存在安全、火灾隐患,这些都不容忽视。”走访中,不同声音随处可闻,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规将令城中村私搭乱盖楼房的现象得到遏制和规范。

  本报记者 林子海 林鹏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许少丽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三集)

潮汕搞笑短剧:盗版水鸡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