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驾校只是“应试”教学,那陪练则更注重“上路实操”。
市民林小姐拿到驾照至今已有五年,但国庆期间买了部新车时还非得花钱请人把车从车行给开回家。原来,从几年前拿到驾照至今,林小姐压根就没自己开车上过路。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汕头,像林小姐这样的“菜鸟”级“老司机”还有不少,由此还带旺了一个新行当——陪驾。
持证多年来从未摸方向盘
几年前,由于听说考驾照又要涨价了,刚刚踏出校门的林小姐便赶在涨价前和几位朋友报名学车,并于当年顺利拿到了驾照。因为当时根本还没想过要买车,所以驾照到手后便一直都在家中的抽屉躺着。近期,有了一定积蓄的林小姐才在车行预订了部小车,但国庆节期间提车时却犯难了——从拿证到现在,她就从没真正开车上路过。后来,有朋友给她介绍了一名驾校的教练,不仅帮她把车开回家,还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给她当专职陪练,现在,林小姐才逐渐敢独自开车上路。
前些年的驾考涨价潮和去年驾考新规实施前,社会上都掀起了一阵考照热,许多人一心只想先把驾照拿下来再说,根本就没想过什么时候买车。若干年后等到想买车时才发现“手一抓方向盘心里却一点底都没有了!”。于是“回炉”便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他们早已是“持证上岗”的“老司机”,并不需要去驾校从头学起,所以找专人陪练“主攻实操”便成了他们的首选。
双休日“陪练”司机业务多
陈先生原来是一名货运司机,由于长年在外跑运输家里人一直挺担心,自从几年前孩子毕业后,他肩上的负担一下减轻了不少,于是开始萌生退意,并于三年前和几名朋友合伙办起了一家二手车交易的门店。去年陈先生发现陪练市场需求日旺,而且自己手头又有那么多现成的车辆,于是他们便把业务拓展到陪驾服务上。刚开始时客户大多是靠朋友介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现在他们每天基本都能接上陪练的活。尤其是双休日,几名司机的工作日程安排更是满满的。陈先生说,他们几名合伙人本来就是有一定驾龄的老司机,驾驶技术娴熟、经验丰富,所以干起陪练的活来得心应手,客户反映都挺好,生意自然也络绎不断。
记者在一同城网的汕头站搜索“陪练”关键词,搜出的结果有上百条,客户自带车的陪练收费一般是每小时35—60元,由陪练方提供车辆的话则要每小时90—160元不等,其中还有无限次陪练的收费则要1000元以上。记者注意到,除了个别标明为驾校外,大部分信息都是某教练、某司机、某先生等个人发布的信息,许多信息都强调主要服务对象是“有驾照却无实际路面经验的新司机进行一对一陪练服务”。可以看出揽活的人不乏一些出来“接私活”的驾校教练。
练车时出事故后果谁承担?
记者以找陪练为名随机电话联系几名陪练员,不少人都称对新手陪练有一套自己指导方法,有的还编有专门的教材供新手学习。然而,一轮采访下来记者却发现,除了一家陪练机构声明“练车时,如车辆发生事故、刮蹭、违章等一切责任由我来负,免除您的后顾之忧”外,大多数人在被问及万一出意外责任如何处理时,都只能用“自己驾龄长,安全行程远或教练经验丰富”等说辞回应记者的担忧。
市区一驾校的黄教练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的陪练市场基本处于管理盲区,毕竟来找陪练的基本都是已有驾照的司机,而陪练至今也没什么行业标准和上岗要求,陪练中万一出现意外,除事先约定外,正常情况也只能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处理,那时可能所有责任仍需驾驶者自己承担,所以他提醒市民在聘用陪练时最好能和陪练方签订相关协议,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分清责任。
本报记者 林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