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年底前淘汰上万台“黄标车”

    本报讯 记者刘文钊报道: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市政府日前出台了《汕头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7年)》,从治理工业废气、发展绿色交通、整治扬尘污染、优化产业布局、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把脉开方,向大气污染宣战,发展绿色经济,提出到2017年,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全市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加强电厂二氧化硫减排    根据该方案,我市将加强电厂二氧化硫减排工作,新建和新配套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不得设置脱硫旁路,到2015年全市所有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综合脱硫率达95%以上。而至今年底前,全市12.5万千瓦以上现役燃煤火电机组(不含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全部完成低氮燃烧和烟气脱硝改造,综合脱硝率达到85%以上。2017年底前,全市有用热需求的工(产)业园区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同时,削减挥发性有机物,着力控制臭氧污染。今年底前,全市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及化工企业储罐区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及在线监控系统建设。2017年底前,城市建成区所有排放油烟的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主城区内不得从事露天烧烤或有油烟产生的露天餐饮加工。年底前淘汰上万台“黄标车”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着力发展绿色交通,减少移动机械设备污染排放。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布设公交线网,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出行比例,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加快各行业老旧车辆更新,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提高新车环保准入门槛,从今年9月份起,凡不符合国IV标准的机动车不予办理注册登记、外地转入本市的变更登记和转移登记。加快淘汰“黄标车”,今年底前淘汰1.22万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到明年底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到2017年底,基本淘汰48878辆“黄标车”。明年底前,城市“黄标车”限行区比例不低于30%,在限行区域内推广设立电子执法系统,为违规“黄标车”实行抓拍并依法处罚。整治堆场扬尘污染    积极推进绿色施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施工现场封闭围挡、设置冲洗设施、道路硬底化等扬尘防治措施,严禁敞开式作业。总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施工工地须规范安装扬尘视频监控设备。加强煤炭、淤泥、和渣土运输车辆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禁敞开式运输。推行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增加道路保洁频次,降低道路扬尘负荷。同时,现役煤堆场应配套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或喷洒抑尘剂等,并逐步实施封闭存储。其它散货物料堆场应封闭存储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2017年底前,重点港区完成扬尘污染综合治理任务,其中汕头港沿岸及在人口集中地区的露天煤堆场应于2014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绿色经济    我市将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建的钢铁、石化、水泥、平板玻璃、有色金属冶炼及化工、陶瓷等项目,原则上应进入依法合规设立、环保设施齐全的产业园区。对全市印染行业进行统筹规划布局,加快潮阳区、潮南区印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基地的建设。到2017年,50%以上的各类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各类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对水泥、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到2017年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建立高污染行业产能数据库,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和空气质量状况,制订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2015-2017年淘汰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快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2017年底前通达全市有用气需求的工业园区。积极探索并有序发展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17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以上。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林敏秦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洗厕所

潮汕故事剧:二瓮银(第四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