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讯(记者 李济超)“公共电子阅览室就是好,我有空就喜欢上这来上网,查询一些科学的种养技术,给自己充充电。”陆丰市甲西镇一位种植户说,“通过上网,对了解市场行情也有很大的帮助。”
“公共电子阅览室是今年来陆丰市文广新局依托行政村文化室新增的以文化共享工程网络为基础,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务工培训、电子书刊等信息资源的一项民生工程。”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市投入近200万元建设的60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已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这项民生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文化室的软硬件设施,增强了文化室的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对于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加快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农民的科技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公共电子阅览室已经成为陆丰农民群众丰富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陆丰市文广新局为每个行政村的公共电子阅览室都配备了电视设备、音响器材和4台电脑以及电脑桌椅、文艺器材等,并以宽带形式接入互联网。同时,还专门为每个电子阅览室配备了文化协管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日常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和阅览室管理人员工作守则等制度,充分满足农村群众对网络文化的需求。
“电子阅览室设立以来,每天上午8点到12点,下午3点到5点,村民们都可免费上网,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快捷实用的公共数字化服务平台。”该市甲西镇海甲村委会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一位管理人员说,“每天都有10多人来这里上网,大多数是农民、种养户,有时一些妇女也会来这里……他们都来这里查询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据介绍,公共电子阅览室不同于一般的网吧,它设有监控与内容过滤,着力营造绿色的上网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文明、健康、安全、便利的公益性上网服务。记者在甲西镇海甲村委会公共电子阅览室看到,每台电脑打开后都有明显提示:未成年人上网不得超过2个小时。“电子阅览室电脑里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小孩来这里上网家长比较放心。”该村一位农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