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培娜见习记者陈翊通讯员邱婉)记者昨天从市经信部门获悉,目前,我市已有2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重点创新帮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其中“上市培育类”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24家,数量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为突出帮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我市积极构建三大服务平台,坚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构建交流服务平台,消除企业成长烦恼。我市在每月组织经济职能部门到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点帮扶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每季度召开一次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会议,通过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三方的沟通协商,共同确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重点,研究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融资服务、产业配套、技术服务、自主创新、行政服务等方面的诉求和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发挥各自资源技术优势,加强协作交流,合力攻克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破解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带动同行中小企业产品朝高标准、高技术方向更新发展。
――构建培训服务平台,提高企业成长技能。据介绍,为促使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用活用足政策、提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能力和水平,我市持续举办政策下基层宣讲活动,免费为高成长性中小和民营企业提供管理理念、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培训。与此同时,“点对点”开展对企业的有针对性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建立与申报各类服务平台,为走“专精特新”路子打下扎实基础。
我市还组织“长江商学院――潮州高级行政与经营人才培训班”、粤东民营企业高成长发展研修班等各类学习培训班,为全市优强民营企业、高成长性民营企业的管理高层搭建继续学习平台,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
――构建融资服务平台,激发企业成长潜力。为给高成长性企业上市融资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我市开辟了企业上市“绿色通道”,促进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土地房产过户、减免税金、项目审批、环境评价等环节提速增效,并及时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碰到问题采取“一企一案”协助解决。此外,出台扶持企业发展具体措施,明确对高成长性企业开展上市融资的政策扶持,对申请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400万元奖励。目前,全市共有上市企业3家、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52家,其中10家企业已完成或正在开展股份制改造,形成了合理的梯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