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把整改突出问题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针对当前农村不同程度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和生产生活难题,专门实施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村居植绿覆绿大行动“三大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美丽乡村”,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据统计,今年1~7月,全市共投入资金38496.02万元,目前共建设项目550宗,其中建成228宗,在建322宗,有效地推动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读书难、办事难”和“脏、乱、差”问题的解决,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仍然滞后,生产生活条件仍亟待改善的问题,我市着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突出建好五类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是抓好小型水利设施和现代化标准农田等建设,目前已投入24223万元,实施项目44个,整治农田面积12.84万亩;道路基础设施方面,新(改)建农村公路171公里,实现村(巷)道硬底化171公里,累计投入4.62亿元;供水设施方面,通过扩网、改造等措施,形成村村通自来水网络,目前已有揭西县被定为全省首批6个村村通自来水建设示范县之一;教育基础设施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58315.4万元,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22所、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7所、村级幼儿园7所;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已建成镇级文化站74个、行政村文化室1369个,县级社会综合服务平台9个、乡镇综合服务站94个。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针对目前农村卫生环境状况仍堪忧,群众生活质量亟待提高的问题,我市着力开展农村卫生大整治,突出抓好三项整治:即整治垃圾、整治污水、整治内河水系。在整治垃圾方面,加快“三个一”即“一县一场(厂)”、“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建设,推行农村垃圾 “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模式,着力破解“垃圾围村”难题,目前全市已有76个乡镇建有垃圾中转站,2112个自然村纳入城镇统筹处理垃圾,727个村实现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在整治污水方面,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农村“雨污分流”工程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简易设施建设,全市已建雨污分流的行政村799个;在整治内河水系方面,积极开展农村溪河池塘整治工作和小流域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全市共有607个村开展溪河池塘整治;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建设,营造水清、岸绿、环境好的村容村貌,已在全市176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点、49个名村、146个名村创建示范点率先开展。
实施村居植绿覆绿大行动为让广大群众过上“大树下的幸福生活”,我市着力实施村居植绿覆绿大行动,突出抓好“两个打造”:打造“绿色村庄”,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农村绿化新模式,提高村内道路、公共场所及四旁五边地的绿化覆盖率;结合古树、大树保护及其周边场地的综合利用,修建绿色小公园、小广场、小池塘、小绿地、小景观带等“五小”绿色休闲空间,共创“大树下的幸福生活”。今年全市计划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277个,至目前,已完成158个。打造“乡村绿道网”,依托绿色村庄、新农村示范点、名村、生态示范村,采用“以藤结瓜”模式,沿路、沿村道、沿河、沿溪、沿湖、沿山沟,建设乡村绿色长廊,同时配套完善标识系统、自行车骑行等设施,将绿色村庄和自然、人文积淀丰厚的乡村串联起来,因地制宜建设充满乡野气息、田园风光的乡村绿道网。 林丽静 揭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