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六项禁令”等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出台,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影响,随着旅游社团体订单的大幅减少,导游每月出团日比之前少了很多。而去年10月1日新《旅游法》实施后,导游的隐形收入更是大幅缩水。记者日前调查发现,由于收入锐减,D城多家旅行社导游出现大面积流失现象。而当下正值旅游旺季,部分旅行社闹起了“导游荒”。
导游:收入锐减近一半
按照新《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能强制购物、不能安排自费项目。没有了购物提成,只能靠基本工资和出团补贴度日,许多专职导游的收入减少近一半。小李是一家大型旅行社的导游,从业近4年,虽然《旅游法》实施后,基本工资从五六百元涨到了一千元左右,出团补贴也从每天50元提到了150至200元,但他的收入还是减少了约五分之二。“现在的旺季还不如以前的淡季,一个月下来能出团十天就算多了,全部加起来收入也就三千元左右。”他说,“以前一个月有一两个购物比较好的团就可以过得很好了,现在是只能尽可能出团,有团就出,毕竟多带一天就多赚点。”
“做导游本身就很辛苦,常年不着家,带一个团出去,吃住都比游客差,还要看游客的脸色,即使是职责以外的问题也要帮他们解决,如果单纯只靠带团的费用,确实有很多人不想做了。”小李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他身边很多从业几年的同行都转成兼职导游或干脆换工作了,“有的导游是转行其它行业,然后变成兼职导游,有空就带下团,不拿导游当主业,就算主业是做导游的,一般也会做代购、旅行社业务等当做补贴。”
旅行社:资深导游非常稀缺
记者从我市多家旅行社了解到,虽然现在导游的基本工资和带团费都已经较以前翻倍,但还是很难留住一些有资历、有经验的导游。“我们旅行社在汕头算大的了,但目前也仅有40个专职导游,其中大部分都是今年刚毕业的,有些导游对公司的规章制度都还没熟悉,就辞职走人了。” 汕头乐观国旅董事方声野告诉记者,由于选择做专职导游的人越来越少,给旅行社造成了很大压力,尤其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人手特别紧缺。“例如暑假期间,我们旅行社需要的导游超过100个,专职导游不够的情况下只能找兼职的。”
导游小周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旅游法》实施之后,有经验的老导游和刚入行的新导游,收入都一样了。“这个对有经验的老导游是很不公平的,毕竟带团熟不熟练,直接影响的是接待的品质,但现在的这种收入标准,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点。”小周认为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以后带团的导游会越来越年轻,劣币驱逐良币,团队接待的质量很可能会越来越差。”
本报记者 孙欣欣 实习生 蔡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