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静莹)昨天是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校园内又响起朗朗书声,全市百万中小学生精神抖擞迎来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新学年。11万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一起高高兴兴同坐一间课室,同享义务教育。
迎来开学第一天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统计显示,目前,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总人数约有11万人,2014年有6032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参加汕头中考。在私立广厦学校2200多名小学和初中生中,有本市户籍的仅占3成,另外3成是省内非本市户籍的,还有4成是省外户籍的。龙湖区蓝田中学一年级新生中,服务范围外的学生所占比例超过7成,他们中绝大部分来自周边的潮州、揭阳等地,由于父母长期在汕务工,便也在汕头就近入学。
近年来,我市积极完善非户籍义务教育学生入学机制,多渠道缓解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今年秋季,凡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均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目前,我市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非户籍义务教育学生入学政策体系,把非户籍人口子女的入学纳入组织入学工作的范畴,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对于需要内宿的高一、初一新生来说,开学最大的挑战毫无疑问就是离开温暖的家、每件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集体生活了。聿怀实验学校是寄宿制学校,早在开学前就组织初一、高一新生进行了5天4夜的封闭式军训,最大程度地培养、激发学生的自理能力。同时还配备生活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开学前一天下午,全校学生就入驻学校,迎接新伙伴、新知识、新生活。初一新生小吴告诉记者,为了适应内宿生活,暑假期间,他还特意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夏令营。现在内宿生活开始了,他有兴奋,有紧张,也有点小小的决心,鼓励自己在离家的日子里,能学到更多、变得更成熟。
昨天下午,市有关领导带队来到市私立广厦学校和蓬鸥中学检查我市中小学校的入学组织工作。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要组织学生收看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