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揭东区玉湖坪上:小小绿茶红火小山村

  地处大山怀抱的揭东区玉湖镇坪上村,以山水吸引游客,以绿茶闻名遐迩。沿着7公里盘山路行驶,两旁树木翠绿,远处山色盎然。到达坪上村,山上那层层墨绿、株株喜人的茶树在烈日下焕发出淡淡光晕,顺着两旁的山势而上,坪上村仿佛振翅欲飞的“凤凰”。

  茶树漫山遍野,坪上绿茶成规模

  坪上村四面环山,是玉湖镇一个盛产茶叶的村庄。在以前,村里只有少部分人以种植茶叶为生,后来人们发现这里的土壤很适合种茶树,于是开始大规模种植,如今已是漫山遍野。层层翠绿的山上,只要有一点空地,就都种上茶树。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衍雄介绍,村里有7万多亩山地,能种茶的只有2.5万亩。“就算只是石头中间有点缝,我们都会利用起来,种上茶树。”林衍雄用手比划着说。

  近年来,揭东区和玉湖镇强力推进农业“一镇一品”工程建设,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坪上绿茶的发展,村“两委”干部抓住机遇,瞄准绿茶市场的巨大潜力,充分利用土壤、气候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茶种植,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坪上绿茶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已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茶叶生产基地,村内共有茶叶种植加工作坊400多户。

  村道巷道水泥化,村容村貌大改善

  作为革命老区的坪上村,近年来大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前些年,为改善茶叶主产区与外界的交通,村里将通往206国道的盘山路改造成宽7米的水泥大道,并修建、扩建各茶场的道路及引水渠道,使村民的茶产业得到很快发展。近两年,坪上村“两委”继续加大力度改善村容村貌,村子后的石路已经水泥化,村里的幼儿园也在2013年投入使用。

  村子里茶香四溢,干净的村道上小孩正在嬉戏。投入资金220万元建设的12公里长无水凹基耕路已于今年4月份完工,小学前新搬来的商户林玉吟说:“现在村道修好了,孩子们上学放学,父母都安心点。我们也是路修好后才从老屋那边搬来这边做生意的。”据了解,目前村里还投入约15万元资金对村道巷道安装照明灯,并准备投入80万元对坪上大桥至圳头环溪路1200米路段进行拓宽。林衍雄说:“我们还规划要绿化山地,建老人活动中心,进一步美化坪上村。”

  制茶机械现精专,加工工艺显古朴

  目前,坪上茶叶主销揭阳及周边临近地区。已经从事制茶机械制造25年的林和存,从以前比较单一的炒茶机发展到现在已有炒茶滚罐、风柜、择茶机、筛茶机等机械。“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茶叶加工,但我的机械还是主销村内和附近几个有加工茶叶的村子,已经做了800多台炒茶滚罐。”旁边的林衍雄兴奋地说:“不止呢!也有普宁、揭西、梅州的兴宁等地慕名而来的人,专程到我们坪上村来找林师傅做制茶机械。”

  走进一家茶加工作坊,整间房子溢满着茶香。据作坊的经营者林爱华介绍,在滚罐里翻炒的正是坪上村的上品绿茶——米翠绿。杀青后,在滚罐里炒上8个小时的茶叶只是半成品,还要拿出来筛掉茶枝,按茶心、茶末、老叶再分类,然后再进行复炒。类似这样一次成品绿茶的制作都要24个小时以上。在坪上村,很多加工作坊都已经是10多年的老店了,他们一致表示,滚罐下用柴火烧、再用电机驱动滚罐旋转,这样烧出来的茶叶才均匀。不愧于“坪上好茶师”的美誉,古朴独特的加工工艺使坪上的茶叶更负盛名。记者捧起一把炒好的绿茶仔细端详,那寸寸茶心干爽可爱,即使结束采访走出茶叶加工厂,满手茶香依然让人陶醉。

  玉湖镇坪上村村民大力发展茶叶加工,促进增收致富。陈路文 摄

来源:揭阳日报   责任编辑:黄晓芸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缘分-2011贺岁片

潮汕爆笑短剧:有钱人-2010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