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机遇
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效应正逐步发挥出来,先行指标向好。从全市看,市委市政府把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作为“三大建设”之一,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给我们带来重要机遇。
上半年经济数据
1.生产总值提速增长。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22.5亿元,比增10.3%.
2.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63.3亿元,比增36.5%,比第一季度提速3.65个百分点,序时进度列全市第1位。
3.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13亿元,比增13.5%,比第一季度提速1.4个百分点,增幅与计划的差距最小,列全市第1位,工业用电量完成9.6亿千瓦时,比增14%,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
4.商贸流通活跃,消费市场较快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比增13.1%,序时进度列全市第2位;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39.6亿元,比增40.4%,增速比社零增速高27.3个百分点。
5.外贸出口逐步回暖。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2亿美元,总量列全市第1位。
6.金融主要指标增速稳健回升。第二季度存款同比增长5.7%,比一季度提高8.3个百分点,贷款余额达到178.07亿元,占全市21.7%,存贷比例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
8月5日,榕城区召开全区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回顾上半年经济发展情况,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该区提出,要动员全区上下紧抓机遇,突出推进城市建设、都市型产业发展、加快园区建设、攻坚薄弱环节、抓好社会善治,重点加快推进特色街区等十项建设,促进经济加快提速提质发展,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市委常委、榕城区委书记刘光明及该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突出推进城市建设——
加速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会议提出,要落实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三大建设’这个关键”的部署,以争当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主力军为目标,实施核心区战略,加快城市建设,确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旧”改造项目和新区建设项目每天每月都有实实在在的进展。
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要结合市权限下放,创新城市建设运作机制,引进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敢用未来钱,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提升基础设施保障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揭惠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对28条断头路进行改造提升;积极协调解决30亿工程遗留问题,争取尽快启动望江北路西段、西环城路、南堤沿江路等遗留工程建设;争取望江南路在下半年建成通车,建成一批村级道路,确保有实实在在的成果让群众看得到、用得上。
在推进“三旧”改造方面,要紧扣打造“旧城改造示范区”的定位,严格依法依规,加快推进旧村、旧厂改造建设,切实抓好“三旧”改造规划建设,做好旧城控规报批的跟进落实。特别是要加大力度做好创鸿集团引发的建筑领域矛盾纠纷问题化解处置,加紧与市国土、规划等部门协调对接,尽快理顺解决相关项目历史遗留问题,推动金水岸等项目复工建设。
在加快新区建设方面,要做好仙梅片区、榕东片区和旧城区控制性详规跟踪落实,全面推进榕东新城、紫峰新片区、紫晖新城和环揭阳楼片区建设,以新区建设成效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做好北、中、南片区规划工作。加强与省、市国土、规划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快推进北部片区、中部旧城片区和南部仙梅片区三个片区控制性详规的跟踪落实,着力破解城市发展瓶颈,为榕城加快提速提质发展夯实基础。
突出都市型产业发展——
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落实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现代服务业这个短板’的部署,我们必须突出都市型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会议提出,榕城作为揭阳核心区,必须切实担当起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的重任,全力加快都市型产业的发展。
要打造特色经营街区。结合榕城商贸发展实际,发挥优势,挖掘资源,彰显特色,以特色经营街区创富体系发展,加快商贸业发展。抢抓先发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后汽车产业,打造好汽车街区品牌。
要打响古城文化游。围绕建设4A、5A景区目标,加快旅游规划编制,抓紧做好南浦渔歌项目的配套建设及经营权公开出让的各项实施工作,加快建立古城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整合盘活旅游景点资源,力争年底完成4A级景区的创建,让古城文化游真正“游”起来。
要创建电子商务公园。以全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电商港和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积极探索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新模式,突出特色,打好主动仗,着力建设榕江国际电子商务公园、大宗商品O2O(线上线下同步发展)交易平台和跨境电商,推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突出加快园区建设——
推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会议指出,扩容后,榕城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但产业拉动效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目前工业经济仍是拉动榕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刘光明提出,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个重点”的部署,加快园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完善相关手续,推进榕城转型升级产业园,争取紫峰山文化生态产业园下半年实现动工突破;要依托规划建设鞋业创意产业园,深化鞋业在原材料、加工设计和品牌等与巴西的国际合作,提升鞋业产业发展水平;要利用与市供销社联合打造粤东再生资源信息交易平台的契机,整合仙梅地区钢铁贸易优势资源,加快打造再生资源集散基地,着力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
突出攻坚薄弱环节——
促进经济运行协调稳定
“要落实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外贸出口难点和财税收入环节’的部署,我们必须突出攻坚薄弱环节,促进经济运行协调稳定。”会议提出,要攻坚外贸出口,全力扭转外贸出口被动局面。抓住这个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外贸出口短期扭转局面、长期实现战略性调整。加大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力度,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申办进出口经营权,协助企业及时申办各种鼓励扶持资金,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国内外产品展销会,力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和质量。要攻坚财税收入,全面提高财税工作质量和水平。千方百计培育新税源,扶植服务税收重点企业。加强社保费征缴工作,加强费源摸查和企业用工调查,全面清理社保欠费,提高社保申报率和征缴率。
突出抓好社会善治——
坚持走民生引领发展新路
会议提出,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诉求决不懈怠”的部署,结合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社会治理,强化民生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着力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继续抓好10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加大教育投入,抓紧福明学校、运通学校等校舍改扩建工作;全力加快教育“创强”工作,力争成为全市首批“教育强区”。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层网格化管理,把社会管理职能以网格化串联起来,加强网格员培训,以网格化推进基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继续推进平价门诊和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系统建设。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强榕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用好上级扶持资金,推进仙桥河整治工程,开展仙桥永字片防涝区整治,逐步解决城乡内涝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决关闭取缔环保违法企业,强化重点企业环境监管,重拳整治PM2.5,切实提升环境质量。抓好新一轮绿化榕城大行动和社区“六小”建设,推进北部片区环卫作业市场化,继续开展“清三边”、“治五乱”、“促三种”,不断提升城市宜居环境。深化“平安榕城”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加强信访维稳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巩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

电子商务业等都市型产业是榕城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图为该区电商从业者工作场景。杨继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