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日爬楼三百层 “城市挑夫”月赚万元

  说起年薪超过10万元的工作岗位,你肯定以为这是一个企业高管的职位。然而在城市中,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多数是社会地位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拿着让很多人羡慕的高工资,他们就是被比喻为城市里的挑夫——搬运工。今年40岁的广西河池市人燕海良,在汕头当了近20年的木板搬运工,不仅养活了一家老小,在老家盖起了两栋新楼房,还拥有一个8亩大的果园。

  身负木板登楼 靠力气须技巧

  十几层的楼梯步行走上去,很多人听了会打退堂鼓,如果再背上一百多斤的两张木板,你的腿是否会打颤?对于燕海良来说,这是他每天的工作。近日,记者便跟随燕海良,对他进行了半天的跟踪采访。

  中午12点不到,燕海良草草吃过午饭,顾不上休息,开着已经装有32张木板的货车,来到我市北区的一个新建小区。每张木板差不多两米半长,一米多宽,电梯里根本放不下,要靠人工背到17楼。燕海良先将木板一张张搬下货车靠在墙边,随后拿出一条两段留有扣子的布条,一头穿在肩膀上,另一头垫在两张木板的底部。只见他胳膊用力一拽,板子就压到了背上,瞬间将人盖了个严实(见图),摇摇晃晃地向楼道口走去。楼道里灯光昏暗,燕海良背着大木板在狭窄的楼梯中一步步往上走着,一到楼梯拐角处,燕海良便稍微下蹲,一边看着木板上沿,一边侧着身子调整角度,寻找最佳位置拐弯,继续前行。楼道里几乎没有风,上到3楼,燕海良已是满头大汗,衣服也湿了一大片,站在他身边明显感到一股“热气”。从地下一层到地上17层,身背两张木板的燕海良中间只休息了3次,每次也只是歇个几十秒喘口气,而在17楼卸下木板后,燕海良又马不停蹄到地下一层再背一趟。

  记者算了一下,搬完两张木板,燕海良只花了12分钟多一点的时间,而背完32张木板,燕海良一共要上下16趟,每趟走18层,相当于他一天的时间里,要上下近300层楼。

  旺季没能休息 每月可赚万元

  多年的搬运工生涯,除了练就燕海良一身强壮的体魄和灵活的上楼技巧外,也让他的一双手长满老茧。“搬木板,不仅是要讲究力量技巧,其实也十分危险”,燕海良说,木板边缘很锋利,不亚于刀片,刚开始干这一行的时候,自己的手掌就常常被划出口子流血,“现在干多了,手上结出的茧倒成了一层保护膜,即便被木板划到也不会感觉到疼。”

  “每年的5到10月份是装修的旺季,一天最起码要干足10个小时,基本没有休息日”,燕海良说,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他也得到了满意的报酬。“给老板打工,每月固定有3千多底薪,搬木板的上楼费另计,一张3厘厚的木板,每上一层楼是2角钱,而像那种50斤的木板,一张是18厘厚,每上一层是1块2”。燕海良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干这种体力活,搬运工十分难找,因此工价也相对要高些,像他这种专业的合板搬运工,平均月收入多在八九千元,月收入超过万元也很常见。

  老家盖起新楼 承包8亩果园

  凭借着自己和妻子多年来踏踏实实的工作,如今燕海良一家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河池老家,他已经盖起两栋新楼房,还承包了8亩土地种植果树。“我有两个小孩,大儿子今年准备上初中,小女儿则还在上幼儿园,平时都是由家里的老人照看,我跟妻子在外面辛苦工作,都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奋斗了这么多年,我的愿望也算是实现了”,燕海良说,两栋新楼房,一共花了他50多万,“其中3层高的那栋已经装修好作为自住用,另一栋2层的则准备学学城里人‘炒楼’,等过两年房价高一些的时候卖了。”

  谈及自己的未来,燕海良充满希望。“说到底,搬运工也有年龄限制,大部分干到50岁就干不了了,我准备再干5年,到时老家的4000多棵果树也快可以收成了,转行专心当果农去”,燕海良笑道。

  本报记者 黄鸿华 实习生 陈高翡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许少丽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盗版水鸡

潮汕搞笑短剧:美子探亲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