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 代驾、缴费、接人、送花……如今这一切,只需动动手指拨个电话或发条短信,足不出户就有人上门代劳。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忙人无暇办理的事情或“宅人”懒得处理的事情,都可交由他人代办,一种“你出钱、我跑腿”的新行当便应运而生。
在我市,跑腿公司虽然屈指可数,但这行当早在7、8年前就已经悄然现身,近2年开始风行。那么跑腿公司是如何服务的呢?安全和信誉有无保障呢?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一番采访调查。
服务内容五花八门 跑腿费用10元起步
“您好!要送一份文件吗?好的,您将地址发过来,我现在过去取……”放下电话,背上背包跨上摩托车出门——这就是跑腿公司配送员小林每天的工作,为客户跑腿。然而这种形似快递员的工作,服务内容却远远超出快递范畴。小林告诉记者,除了接收寄送文件、包裹外,他还得替客户代购物品、缴纳电费,就连买盒烟,都有人叫他跑腿。
在跑腿公司负责人柳锦鸿眼里,买烟、缴费都是小菜一碟,作为汕头首家跑腿公司,多年来他们接到的跑腿任务更是千奇百怪。“有客人为了吃到揭阳某餐馆的饺子,居然花了200元跑腿费,让我们开车过去买100多块钱的饺子。也有人要碗白粥,花了15元跑腿费。”柳锦鸿说,还有客人因多天联系不到在澄海务工的母亲,就雇他们跑一趟澄海,帮其寻母。
顾客需求百种千样,跑腿公司的服务项目自然也是越“跑”越宽。据了解,跑腿公司服务的内容主要有四大类别,一是生活类,包括代购食品、药品、物品等,以及代寻钟点工临时工、衣物送洗等;二是劳务类,比如同城派送、缴费、订票、接送、代排队、代驾等;三是技术类,包括电脑维修、奢侈品维修、设计打印名片等;第四类则颇具趣味性,像代道歉、代送花、照看宠物、浇花等等。目前,在所有跑腿项目中,代购服务仍占大部分,其次便是同城派送、缴费。
而跑腿主要的客户群以年轻人为主,跑腿费则是按服务内容而定,从10元到500元不等,按次收费,例如代购食物每次15元。多数公司采取的是事后付费,但各家有各家的定价标准,跑腿范围基本上限于市区内,个别公司业务可扩展至周边市镇。
服务全凭诚信支撑 有人叫好有人疑虑
对于跑腿服务,市民看法不一。家住东方园的张女士是跑腿公司的老主顾,她告诉记者,第一次叫跑腿,是因为急着要一箱水果,自己又没时间去买,所以才叫跑腿公司代劳。没想到此后,买点夜宵、缴手机费都懒得亲自办,直接叫跑腿。在张女士看来,无非是多掏十几块钱的服务费,自己倒能省点时间和油费,很便捷。
不过,跑腿公司的入门槛不高,只要有电脑和手机,就可以开始接单做业务,因此有不少人对其可靠性心生疑虑。另外,因跑腿公司收费常常视业务难度、耗时长短、距离远近等决定,一般由双方议价,有市民认为没有明码标价,“议”的余地太大。
跑腿形似快递,实际上更近乎于“私人助理”,这种几乎凭借买卖双方诚信度在支持的行业,不仅受众对服务方的安全存有质疑,服务方同样有自己的担忧。如果顾客跑单,跑腿公司将背负所有损失。这种由诚信经营衍生的服务纠纷和责任赔偿也成了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