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敏 通讯员黄秋萍)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来自汕头大学和韩山师范学院的36名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粤东地方文化中从事剪纸、木雕、钩花、潮剧、挽面、酿酒等行业的女性艺匠师们展开深入研究。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剪纸、挽面和钩花等技艺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大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弥补这些技艺在历史上的缺失,同时也能让更多人思考技艺本身对女艺匠师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此次学生研究计划由汕头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办,韩山师范学院性别与潮汕文化研究课题组合办。该研究计划于2013年11月设立、经过举办说明会、设计、甄选和历时5个月的学生调研及教师指导,现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包含20万字以上的口述历史文字稿,大量的照片、视频资料,以及初步的研究报告。
剪纸和木雕是潮汕文化代表符号之一。采访剪纸艺人陈小燕的学生研究员在汇报中这样描述:“她摆脱了潮汕传统女性相夫教子的思想包袱,执着追寻自己的剪纸理想;敢于冒险,从潮阳来到汕头开辟一片新天地;她对剪纸创新有自己的独到理解,探索出自己的风格,却仍不忘继承潮阳剪纸的传统元素;她与学生打成一片,并衷心希望学生能传承自己的手艺,在剪纸上有更深的造诣……”采访卢家木雕家族的第五代传人卢壁芹女木雕师的小组这样总结:“可以说,卢壁芹女木雕师的身份是一种对女性身份和木雕师身份的杂糅和混合,颠覆了父权文化里对女性和木雕师的想象,同时也使女性和木雕师文化意义和表征丰富多元起来。木雕可以说是卢女士和卢女士一家的经济收入,为她的独立性,家庭生活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除了经济方面的直观影响之外,木雕技艺和经营是卢女士与社会的连接,是她与社会其他成员关系的纽带。”
在研究中,粤东女艺匠师们的兢兢业业与勤劳简朴令同学们感触最深。肠粉女快手陈文谨为保持小虾的新鲜度,每天都用冰水冰镇新鲜的虾,并坚持亲自用手将鲜虾的虾壳剥去,即使在寒冬也坚持这一原始做法。虽然这一举动在陈文谨看来再平常不过,但当学生们亲身实践时才真正感觉到冰水的刺骨,只坚持了十几分钟便放弃了。而肠粉女艺匠们却一年365天都在坚持这种做法,这种敬业勤劳的态度令大学生们倍受感动。
汕头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教授方炼表示,尽管女性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她们的智慧和贡献还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为鼓励、推动学生关注妇女/性别议题,参与妇女/性别研究,汕头大学妇女研究中心设立了学生研究计划,这样的计划今后还会继续办下去。聚焦粤东文化中的女性,就是要探索和认识她们在地方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凸显妇女从事的看似普通、甚至不起眼技能的意义和价值,及其承载的女性生命故事。
据悉,主办方将把“粤东地方文化中的女性艺匠师”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以保存及扩大女艺匠研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