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雷岭荔枝上午采摘 明早香港上架

 

  荔枝会被果农运输到附近的经销点,由工人将荔枝整齐叠好,放入竹筐里打包。

  荔枝往往是小孩子夏季最喜爱的水果,这孩子跟随妈妈来到经销点凑热闹,帮忙捡荔枝。

  农民自豪地展示自家种的新鲜荔枝。

 

  在协会的经销点,收购出口的荔枝都会进行逐日登记。

  唐朝时“一骑红尘妃子笑”中快马加鞭送来的新鲜荔枝,博得了杨贵妃一笑。如今21世纪的荔枝,又是如何争分夺秒第一时间进入“吃货”们的口中呢?对于“荔枝之乡”潮南区雷岭镇每一名果农来说,这是他们在收成季节的头等大事。从果园采摘,到筛选运送,再到香港上架,只需短短一天时间,一颗荔枝就可完成一趟跨越300多公里的远销之旅。

  7月9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了雷岭镇。漫步村落间,深夜的清凉还没被热浪完全逼走,但此时,各大果园内已是一片繁忙。背上箩筐戴着草帽的果农,不时在果树间穿梭。看准目标、用力一摘、顺势去叶……短短2秒间,一串鲜红的桂味荔枝从果农手中成功落入箩筐。一颗荔枝离开果树,意味着进入保鲜倒计时。

  上午7时半,在雷岭镇茶园村内,已满载而归的果农骑着摩托车,不约而同向同一方向进发。大约5分钟后,一筐筐刚“踏”出家门的荔枝来到雷岭镇荔枝协会经销点。此时会长张海元已忙活了1个多小时,看到有新鲜荔枝送到,他马不停蹄地让工人分批挑拣。“今年进入收成季以来,每天往外销售的荔枝多达近万斤。”张会长说,从果园送来的荔枝,在经销点需经过筛选、包装、过冰等多道工序,然后装入货车向外运送。由于荔枝不耐储藏,为保住最佳口感,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与时间赛跑,其中过冰工序就是为了让荔枝在低温下达到更好地保鲜效果。

  下午2时,原本散落一地的荔枝完成最后“装扮”,如期被装进塑胶袋,以最好姿态等候大货车的到来。张会长表示,大约到夜间,这批荔枝会抵达深圳,然后过关,明天上午就可在香港上架待售。也就是说,从果园采摘到300多公里外的香港出售,只不过是短短一天时间。

  实际上,在种植有4.4万亩荔枝树的雷岭镇,多年来荔枝远销海内外。其中,乌叶荔枝连续10年出口美国,今年的出口量高达140吨。而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其他品种的荔枝,凭着较好口碑和快速运输,也不断销往全国各地,俨然成为汕头一张流动名片。 本报记者 杨立轩 纪金娜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许少丽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富贵钓妞(2013贺岁片)

潮汕搞笑短剧:涝屎日本仔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