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铁枝木偶,台上热闹台下冷清

  小戏台的幕布下伸出一双灵巧的手,操控前台的木偶挥舞水袖。

  一人分配多角,唱戏同时也要负责敲锣打鼓。

  ←戏台前,偶有市民觉得新鲜有趣,驻足拍照。四平方米大的戏台上,七八个人组成的剧团既是表演者,很多时候也是仅有的观众。

  ←尽管没什么观众,他们也按时按量唱足一场场戏。

  ↑近三十只木偶被放置于戏台上方,方便更换角色。

  七月,正是骄阳似火的时节。下午4时许,市区泰山路边“将军爷庙”里一个4平方米的小戏台上,幕布下伸出两三双灵巧的手,不停地操控前台的木偶,生动再现着古往今来人间的一幕幕悲欢离合。

  这里正在上演着一场潮汕铁枝木偶戏。十几年前,场下必定有众多观众或感叹或流泪,久久不愿离去,而如今却是另外一种情景,台上热闹,台下冷冷清清。

  戏台上,两尊约60厘米高的小木偶,五官雕琢得精细传神,女的凤冠霞帔,男的乌纱蟒袍,身后安铁枝以供艺人操纵表演。在此唱木偶戏的是揭阳永顺兴剧团,据团长江锡川介绍,剧团已连续六年来“将军爷庙”唱戏,其中《飞龙进宫》《太子登基》等意头好的潮剧比较受欢迎。江团长告诉记者,木偶戏多是酬神戏,是演给神和祖先看的戏,每逢市民家有喜事,或孩子顺利降生,或孩子考上大学,或有人当上公务员等,也会来邀请剧团唱戏。

  戏台后四平方米后台里坐着七八人,他们或盘腿在幕布后操控木偶,或敲锣打鼓,或弹琴唱戏,往往一人分配多角。闷热的戏台子里,艺人们一个个顶着高温,没有片刻休息。天气太热,现场看戏的观众寥寥无几,这七八个人,既是表演者,也几乎是仅有的观众。偶有拜神的市民路过在台前驻足观望,但不久便离去。江锡川回忆十几年前,木偶戏在潮汕乡间还算兴盛,剧团曾在潮州连续表演10天木偶戏,而如今只有在偏僻的乡下才会有村民乐在其中。

  传统的木偶戏,市场严重萎缩,这样一门“手艺”能走到何时何日?谁也说不准。

  本报记者 纪金娜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林敏秦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神医

潮汕爆笑喜剧:西游记(第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