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周六,上午9时,本报结对军埔电商户的6名青年记者来到军埔村,和电商户一起,开铺门、接订单,与电商户交流实体店、网店的营业情况。
在结对的电商实体店,记者们与电商户共同探讨“找准商品潜在品牌价值”这一话题。在“大眼猫电子商务”实体店,记者们和电商户杨喜琼进行交流。据杨喜琼介绍,他的网店目前主要销售电吹风、电夹板。他说:“我市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很重视电子商务,如果他们自己开展电子商务花费会较大,且不够专业。所以,我们现在主要是打造一个平台进行网上宣传和营销。”在交流中,记者们根据杨喜琼网店的实际情况,建议要制作醒目好记的“大眼猫电子商务”标识、优化网店页面、优化客服内容、建立起VIP客户群等,杨喜琼对这些意见很认同,认为很切合他的网店实际,对树立“大眼猫”品牌很有帮助。
黄曼珊是“艾米莉家居服”网店的店主,在她的实体店里,记者看到有不少款式新颖的睡衣。黄曼珊告诉记者,她是军埔村首家经营家居服装的电商户,除了实体店、网店销售外,还进行线下和网上批发。令黄曼珊感到力不从心的是网店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针对黄曼珊网店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记者们向她提出了意见建议,如在网店上突出人性化服务元素,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帮助客户学习掌握家居服的审美、保健、环保等知识;扩大客户交流渠道,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迅速、受众面广的特点宣传网店和家居服装品牌等。
在“泰韩汇化妆品”实体店,记者了解到店主陈珊珊经营的化妆品大多是高档进口产品,品牌价值较高,但存在网店宣传推广工作跟不上的问题。记者们建议陈珊珊要抓住“高档”“进口”的标签,在实体店招牌、网店首页进行亮点宣传,开设博客、微博专门介绍和所售商品有关的美容护肤知识,吸引更多人关注自己的网店。
走访、交流、看货、上网看货版、参与客服……记者们在各自挂钩的电商户店铺里蹲点,了解情况,梳理问题,交流讨论……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记者们认为,本次周末走进军埔村只是结对的第一步,今后要多来军埔村,多为电商户发展出力献智。
青年记者们与电商户探讨“找准商品潜在品牌价值”话题。林碧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