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林馥盛)受台风“海贝思”的影响,一场特大暴雨突袭潮南区雷岭镇,致使该镇公路、桥梁遭受严重水毁,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极大影响。连日来,潮南区、雷岭镇以及交通部门紧急启动预案,迅速派出抢险队伍,按照“先抢通,后修复,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抓紧时间清理塌方,恢复路基,铺设便道,尽快恢复中断的交通。昨天记者再度探访雷岭镇,发现除部分严重冲毁桥梁正在抓紧规划设计重建外,道路交通险情基本排除。
雨过天晴,昨天下午在陈沙公路转入前往雷岭镇的省道S235线路上,记者看到路面坑坑洼洼,行车难度相当大。几经波折,记者终于赶到雷岭镇。走在雷岭镇的主街道,道路两旁不乏淤泥和居民清理出来的垃圾,不少树木上还挂满了垃圾。街道旁的住户家里,洪水留在墙面上的痕迹清晰可见,从地面算起,有2米多高。随行的镇工作人员介绍,农户受浸4000多户,受灾人口2.4多万人,家电、家私受损约1600多万元,每户约4000元。
到了双洋路中段,一座被山洪冲毁的桥梁挡住了去路。村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设置了警示标志。记者只能下车迈过断桥,步行通过。镇工作人员介绍,受台风影响,全镇12多公里道路严重损毁,多处出现严重掏空、崩塌,东新、东老、双老、钟厝、洋坑(2座)及镇苦埔场等共7座桥梁严重冲毁,损失1000多万元。“这座东老桥事关好几个村村民的进出,桥断了,东老村几乎成了‘孤村’了。”东老村村支部书记张惜强说。在镇及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目前该村已经在桥的一侧临时抢修出一条便道,预计18日傍晚可完工,19日投入使用,满足居民生活及运送荔枝需求。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该桥也是邻近几个村的孩子前往东老村小学就读的必经之道,昨天已有不少孩子步行通过该便道,避免了迈过断桥的危险。
雷岭镇镇委副书记林海东向记者介绍,昨天市、区交通公路部门技术人员专门赶赴该镇,深入现场察看,并对桥梁损毁情况进行评估,为下一步设计建设做技术指导,预计另一座水毁桥西洋桥将采取架设便桥或开通便道的方式,以尽快解决村民的交通难题。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镇村二级共投入救灾资金近300万元,组织出动人力500多人次,铲车、六轮工程车、手扶车等抢修一批,通过上下的通力协作,目前全镇山塘水库、道路交通险情基本排除,群众饮用水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