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我市中德叶绿宝资源再生基地奠基

  5月31日,德国柏林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Klaus Wowereit)率高端经济代表团莅揭访问,德国工商大会主席、柏林工商会主席艾瑞克·史伟哲(Eric Schweitzer)作为该经济代表团的领队一同来访。在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东等的陪同下,代表团参加了中德叶绿宝资源再生基地奠基仪式和有关合作方项目签约仪式。

  陈东代表市委、市政府及陈绿平书记对柏林市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德金属生态城打开了揭阳对德合作的大门,揭阳与柏林的友好合作关系正不断深化。目前,中德金属生态城在园区管理、城市矿产等领域都与德国柏林市相关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全方位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希望柏林市一如既往支持和推动项目建设,共同把中德金属生态城打造成为中德合作的重要平台。

  克劳斯·沃维莱特市长高度评价中德金属生态城是一个现代化、可持续、生态环保的科技园区,是中德合作的典范。认为揭阳推进项目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令人钦佩。他希望有更多的柏林企业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拓展更宽合作领域,推动项目步向成功,深化中德双边友好关系。

  艾瑞克·史伟哲主席认为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把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为生态环保园区的创新理念难能可贵,特别是科技研发、职业教育、生态环保等各方资源的集聚将有力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他表示将推动更多德国企业落户园区,以及在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上提供全力支持。

  当天,柏林市代表团参加了在中德金属生态城举行的中德叶绿宝资源再生基地奠基仪式,共同为项目奠基石揭幕培土。据了解,该项目是由中德金属集团、广东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德国最大的环保公司——欧绿保集团三方联合共建,计划总投资达30亿元,致力于打造成粤东地区再生资源中心、中国生活垃圾第三代处理技术的典范,以绿色生态的封闭运行形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

  随后,项目有关合作方进行深入座谈,并共同签订了《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与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合作备忘录》、《中德金属集团与德国欧绿保集团关于设立中德金属集团柏林代表处合作协议》、《广晟有色金属集团、中德金属集团、德国欧绿保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

  在揭期间,柏林市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中德金属生态城,并在万亩森林公园举行植树活动。

  德国柏林市政府首席礼宾官迪特·拉姆、国际关系部部长格尔德·克隆穆勒;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高思范;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首席代表冉礼文;德国欧绿宝集团董事长史伟浩、中国区总经理周志勇;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泽中,副总经理刘伟;市领导吴平河、陈定雄、蔡榜藩、张惠灵以及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等机构代表等参加活动。(记者 蔡泽青 见习记者 林怡然)

  相关链接:

  柏林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接受记者专访,认为——

  中德金属生态城是中德合作典范

  中德资源再生基地的奠基,标志着中德金属生态城在促进中德两国环保事业合作上取得新突破。柏林作为德国首都、德国最大的城市,是世界级的明星城市,柏林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率高端经济代表团访问揭阳并参加项目奠基仪式,意味着柏林与揭阳结为“亲戚”。对此,沃维莱特市长有着什么样的期许和评价?他将如何进一步推进两市之间的合作?记者就此专访了克劳斯·沃维莱特。

  记者:请问市长先生,来揭阳之前,对中德金属生态城是一个怎么样的印象?来了之后,跟您想象的一样吗?

  柏林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其实来揭阳之前,我已经听过很多有关中德金属生态城的消息,包括我的工作人员提供的消息。我看到的方案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因为它有很好的理念,包括协会办园、“零排放”和产城融合的理念,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现代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的科技园区将在揭阳诞生。来到这里之后,让我特别吃惊的是项目的进展速度非常快,我相信明年这个时候还会有更快的进展。

  记者: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德国企业入驻了中德金属生态城。作为中德双方合作的重要平台,广东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中德金属生态城的发展。您作为柏林市长,是否愿意推动更多的德国企业,特别是柏林企业进驻到中德金属生态城呢?

  沃维莱特市长:回去之后,我会积极地推广中德金属生态城。其实,我这次来访问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德国企业来到中德金属生态城进行投资。现在,不仅仅是来自德国柏林、拥有世界先进的固体垃圾处理技术的欧绿保集团在中德金属生态城落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企业——维斯塔管理有限公司,它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园区阿德勒霍夫园区的重要经营企业。我特别高兴地看到,两个成功的柏林企业在这个项目的起步阶段就积极参与其中。我相信,这两个德国著名企业入驻中德金属生态城后,会产生巨大的效应,吸引更多的柏林企业过来投资。祝愿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取得成功!

  记者:中德金属生态城有什么样的特点,吸引您去介绍更多的企业来进驻呢?

  沃维莱特市长:我认为中德金属生态城这个园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以未来为导向的。因为金属产业只是一个很传统的产业,但是现在在某些方面,比如生产方式、排放方式有点过时,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所以它是要把这样的行业转型为一个带有高科技含量、可持续发展的“阳光”产业。特别是教育方面,它引进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制。我觉得有这样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金属生态城,是特别具备吸引力的创新园区。

  记者:中德金属生态城作为揭阳人民和德国人民合作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请问您是如何评价这个项目对推进和增强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呢?

  沃维莱特市长:我认为中德金属生态城对中德友谊意义是非常大的,因为它是一个中德两国领导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都非常支持的一个项目,两国政府这么重视,它会成为一个典范的项目。所以,我认为它会对整个揭阳、甚至中国的经济模式更持续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生活环境的宜居性,也能够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记者:到目前为止,揭阳与德国经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您觉得如何在产业创新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把双方的合作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沃维莱特市长:我觉得最佳的方式就是把中国的和德国的创新企业结合起来,让他们一起合作,中德金属生态城就是其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如这次5月30日在广州举办的一个经济论坛(由广东省省政府与德国工商大会主办的广东—柏林经济论坛新闻发布会,此次经济论坛是柏林市政府面向中国企业的招商引资宣介会。)就是这个目标:让企业互相合作起来。这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记者:柏林市政府和揭阳市政府会有什么样的措施,建立政府上的往来,推动企业的交流互动呢?

  沃维莱特市长:会有的。首先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现在在柏林有设立一个办事处,当然也有签署相关的协议。另外呢,去年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柏林进行访问的时候,也明确我们的交流会持续下去,这对今后积极性的交流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德国柏林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

  克劳斯·沃维莱特市长祝愿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取得成功。

  中德金属生态城是一个伟大的项目,是中德合作的典范。一个现代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的科技园区将在揭阳诞生。该项目的执行需要何其坚定的决心、何其全力的投入,这一切都令我感到钦佩。我特别高兴地看到,两个成功的柏林企业,维斯塔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欧绿保集团,在这个项目的起步阶段就积极参与其中。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柏林企业依照此例。祝愿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取得成功!

  ——德国柏林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Klaus Wowereit)

  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史伟哲谈经济低迷下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德国的政府不会直接拿钱给企业

  德国在欧洲经济复苏中表现抢眼,被认为与其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传统关系密切。作为德国半官方性质企业协会组织,德国工商大会在德国拥有360多万家企业会员,从世界500强到中小微企业,最贴近德国经济发展末梢、最直面德国经济发展真相。德国实体经济如何在过去几十年逐渐强大并一直长盛不衰?政府与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广东可以从德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中体会到什么经验和理念?记者31日专访了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史伟哲,听他谈论经济低迷下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谈实体经济:基础投入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措施

  记者:德国的实体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一直占比较大,是政府有意为之吗?

  史伟哲主席:德国的实体经济在经济结构中占据绝对重要地位,但德国联邦政府并没有刻意强调支持实体经济而不支持非实体经济,但是在具体的政策上,根据结果来看确实更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比如联邦政府特别注重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投入,培养更多的机械工程等专业人才,在这方面受到更好教育和培训的人们自然就去从事实体经济了。

  记者:政府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有一些系统性措施吗?

  史伟哲主席:有。做法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设定框架条件,在法律政策上给予实体经济支持。第二是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包括提供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的公路、机场和铁路建设。第三是税收政策刺激,通过合理的税收调节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政府有足够的资金投资教育和科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如果想要有很好的发展,他的人民一定要受到很好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德国会诞生像双元制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

  谈项目合作由协会牵头建设园区让德方更易对接

  记者:你认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和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史伟哲主席: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持续的转型升级,德国做过类似的事情,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要靠企业本身,让产品出现在国际市场上,符合国际市场上客户的需求。政府提供框架条件,提供政策和政治上的支持。值得强调的是,德国的政府不会给企业补贴,不会直接拿钱给企业做什么。

  记者:你认为广东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经验吗?

  史伟哲主席:我觉得广东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一些很好的理念并开展了很好的实践。比如,位于揭阳市的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金属产业联合会来主导这个项目,政府在框架上和政治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这就很像我们在德国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德国工商大会一方面代表着政府,另一方面也代表着企业的利益,我们跟联邦政府有很好的关系,这样可以让我们做起事情来更加顺畅,同时也让我做事是出于全局考虑,为了整个社会、企业和人民的利益,而不会因为私利。

  记者:听起来你对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有很高的评价?

  史伟哲主席:揭阳传统金属产业非常强大,但过去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借助园区的建设,把金属产业的发展变成生态的发展,我认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其实这条路对于我们德国的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德国也是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它不仅对整个社会和工业的发展有好处,而且它是指向未来的,无论是中国和德国的工业都要走这条路。所以在揭阳想要做这件事时,我们很愿意成为揭阳的伙伴,一起来致力于这件事情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由协会牵头来做,跟我们工商大会对接起来也会非常顺畅。

  谈未来开拓:把广东建成德国工商大会的中国基地

  记者:你眼中广东企业的特点是什么?你认为他们能与德国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吗?

  史伟哲主席:德国企业的优势是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面向未来的积极性。我也看到广东的企业也有很强的实力,他们也希望走创新的道路,由于这种共同的特性和共同的目标,所以我认为德国的企业和广东的企业会有很好的合作关系。

  记者:工商大会接下来将怎样进一步促进德国工商企业与广东的合作?

  史伟哲主席:我们目前在广州已经有了一个代表处,接下来将以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为依托,加强与广东的合作,支持其成为工商大会的中国基地。此外,还将重点推进中德双元应用科技大学建设。德国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现在德国阿德勒霍夫的工业园区就有约15000个职业人才就业,我们希望通过中德双元应用科技大学能够培养出中德金属生态城乃至广东所需要的职业人才,就像德国那样。

  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史伟哲。

  扩展阅读

  中德资源再生基地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因素,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社会发展引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实践。再生资源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新兴和朝阳产业,在矿产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形势下,把城市废弃资源作为“矿产”加以二次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对于统筹战略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民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揭阳市是国内重要的金属制造基地、原材料集散地、废旧金属回收集散地,每年废钢铁(含不锈钢)产量达到3000万吨以上。但当前揭阳市还没有一个规范的金属资源回收市场和加工利用基地,废旧物资的回收基本上都是民间个体经营户和其他社会人员回收,加工利用手段落后,分散无序、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突出。因此,通过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依托中德金属生态城的金属全产业链,在园区建设“资源再生基地项目”,打造园区“六大产业平台”之一的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平台,将有助于揭阳再生资源特色产业走循环、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依托德国环保技术,创建中国特色的运行管理模式,始于揭阳,辐射潮汕,走向全国的环保新业态。

  2014年3月28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中德两国代表在柏林签署了10份经济合作协议。其中唯一的环保领域项目——中德叶绿宝资源再生基地项目就落户于中德金属生态城。

  该项目由中德金属集团、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德国最大的环保公司——欧绿保集团三方联合共建,成为低碳绿色发展和提升中德合作水平道路上的新突破。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设“中德金属生态城资源再生基地”,打造粤东地区再生资源中心、广东固废处理再生集散地、中国生活垃圾第三代处理技术示范项目、中德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合作示范基地。三方还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致力于未来在全国开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相关项目,以此为基础,将合作模式与成功经验在广东乃至中国境内复制推广。

  该项目计划总建设规模占地约2000亩,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报废汽车与废钢处理厂房、电子废弃物拆解厂房、第三代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形成年处理报废汽车2万台、废钢40万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120万台、城市生活垃圾30万吨的能力;二期工程将扩建一期项目并新增年处理轮胎胶粉2万吨、废塑料3万吨、废有色金属2万吨、发动机变速箱再制造、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等子项。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形成一个规模合理、功能完善、布局科学、景观美化的辐射揭阳及周边地区的“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集散中心,以绿色生态的封闭运行形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

  新闻链接

  柏林

  柏林是德国首都,德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主要工业区。工业以电机、电子、仪器、仪表最为发达,其次是机械、冶金、化工、服装、食品加工、印刷等部门。工业多分布在城市边缘的施潘道区、夏洛滕堡区、克罗伊茨贝格区、滕珀霍夫区及克珀尼克区、特雷普托等工业区。柏林还是国际交通枢纽。交通发达,有环形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并与多条铁路交会,加上空中走廊,可与全国各地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主要城市便捷联系。

  德国工商大会

  德国工商大会(简称DIHK)是82个独立的德国工商会(简称IHK)的行政联合机构。根据德国有关法律规定,所有德国境内企业(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及农业加工业除外)均必须加入德国工商会。该会在德国国内承担着大量的公益任务。德国工商大会是三百万德国企业的最高发言人。

  目前,该会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和台北设立代表处,代表德国政府推动德国企业在华以及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发展,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负责在中国推行长期职业教育培训。

  德国欧绿保集团

  德国欧绿保集团(简称“欧绿保”)1968年创立于柏林,是全球十大环境服务及资源再生公司之一。欧绿保拥有超过9000名员工,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有超过200个经营场所,年营业额达320亿元人民币。欧绿保业务覆盖了环境服务及资源再生的整个领域。欧绿保为诸多欧洲城市提供生活垃圾处理服务。仅在德国首都柏林,其所处理的垃圾量就占到了整个柏林市的一半以上。欧绿保采用标准的 “回收—处理—贸易”流程,对包括废旧金属、工业废弃物、电子废弃物、废旧汽车、塑料、包装物以及生活垃圾在内的资源进行综合循环再生。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还运营着覆盖全德国的再生资源物流网络,并在全球进行贸易。

  德国维斯塔管理有限公司

  作为德国柏林阿德勒霍夫高科技工业园的开发与运营商,德国维斯塔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地将该工业园打造成为“德国最成功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柏林最著名的媒体区”、“全球最大的15个工业园区之一”、“欧洲最现代化的科技园”以及“欧洲最大的综合性一体化技术园区”。该公司从1991年开始运营,有20多年的成功管理经验,能够为企业的创建提供一系列支持和服务。

  总策划:曾楚雄

  统筹:余映涛 吴 嘉 林生惠

  撰文:陈锡辉 蔡泽青 林怡然 李桂莹

  南方日报记者 邓圣耀 

  摄影:杨继斌 林碧鸿

来源:揭阳日报   责任编辑:邱洁纯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表哥进城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