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于揭阳市区一事业单位的张先生最近遇上一件闹心事。由于事先没了解清楚二手房交易行情,且在交易过程中轻信他人,张先生把自家位于普宁市区的一套三居室以“贱价”卖给一名“炒房客”,该“炒房客”在与张先生签署合同的3天之后便把房子转手卖出,净赚近10万元。张先生了解真实情况之后后悔不已。
记者近日深入二手房交易市场了解得知,像张先生这样因对二手房市场信息了解不足而“受骗”者不在少数,市民在进行二手房交易的时候必须“擦亮眼”,谨防掉进房产中介、炒房者所设置的交易陷阱。
“炒房客”扮买家“低入高卖”情况多见,买卖双方应提前了解市场行情
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些“炒房客”以买房自用的名义,通过预付定金的方式向卖房者购房,他们并不急着将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而是再以中间人的身份,出售给真正有买房需求的购房者赚取差价。
市民张先生此次便是掉进了“炒房客”的陷阱。张先生10年前在普宁流沙大道沿路一小区购入一套104平方米的三居室,鉴于其现在在揭阳市区就职,为方便工作和生活,张先生打算卖掉流沙的房子,然后在揭阳市区重新购置房产。据张先生介绍,因为他在揭阳已经看中了一套商品房,急需资金支付首付款项,所以事先也没到流沙了解当地的二手房市场情况,就把房子信息放在中介。没想到信息刚放出,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中介打电话说有买家要来看房子,而且这家中介带来的客人刚走出门口,另外一家中介又打来电话,也是说想带人来看房。“就是这第二家中介带来的客人江某买下了房子。”张先生介绍说,“后来才知道这位江某原来是个‘炒房客’,不得不承认这些‘炒房客’演技的高超。他刚一进门,就骗我们全家人说他刚从省外回乡打工,经济较为困难,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他生活多艰难,一个劲地说我们家房子方位不好、周边环境不好,让我们可怜他生活艰难低价卖给他。因为我们本身对市场价格不大了解,被他一说也就糊里糊涂地签了合同,还没到半个钟头就把房子卖给他。没想到第三天他就把房子给卖掉了,一转手就赚了7万元。”张先生介绍说,后来他专门到中介市场了解一下,才知道江某其实是普宁市人,他不仅不是从省外回乡的打工者,而且还是当地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老板,手头大把资金。前几年,眼看房价持续上涨,出于商人逐利的本能,江某抓住商机,通过与中介公司合作,扮成购房自用的买家“低入高卖”,逐渐成为普宁二手房市场一名小有名气的“炒房客”。获知实情的张先生即使再后悔也已无回天之力,虽痛心不已却也只能执行合同。
像这样通过“炒房”赚取差价的现象并不鲜见。由于对市场行情缺乏了解,而二手房定价又缺乏标准,真正有需求的买卖双方,往往因为这种情况而蒙受损失。
二手房交易市场存在诸多问题,消费者应通过正规中介制定详细交易合同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二三级市场持续升温,二手房买卖、租赁等交易活动也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二手房交易纠纷也不断增加。
记者深入二手房交易市场了解得知,目前二手房交易市场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中介操作不合规范,有一些不规范中介为追求自身的利益,在交易过程中往往进行不规范操作,进行一些虚假欺骗活动。买方可能认为,只要自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房子就一定是自己的。但在正式过户之前,产权仍然归属卖方,并且某些房屋存在无法过户的可能。一些中介为了促成交易,对能否顺利过户避而不谈,只是让买方在过户之前就付清房款。等买方付完房款,产权却无法过户,中介事后又推卸责任,买方有可能陷入“钱房两空”的境地。
还有的房产中介在交易过程中,借口房主不让看、房主不在、质量绝对有保证等种种理由,不让购房者到实地观察并只笼统地介绍建筑面积,待办完交接手续时,购房者才发现房屋的质量有明显问题,面积也是带上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其实,在二手房交易中出现的纠纷问题还有很多,有因为房价波动太大,而单方面违约的;也有二手房交易结束后,买卖双方因水、电的费用、物业费等发生纷争的;更有一些黑中介为了牟取暴利而伪造假房本,骗取房产证进行犯罪活动。这样,对于购房者而言,轻则吃亏上当,重则房财两失。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二手房时要谨慎小心,学会解决和规避二手房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那么,二手房交易时应该如何避免掉入陷阱呢?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从事中介行业多年的叶先生。叶先生说,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都应该通过正规的中介来买卖二手房。了解中介资质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多方打听,多进行比较之外,买卖双方还可登录职能部门的官方网站,了解二手房中介公司的备案情况。“对于卖家来说,若对房屋售价拿捏不准,可先到周边区域进行一番调查,了解同类二手房的平均售价,从而避免盲目定价而让自己遭受损失。对于买家,除了要多了解市场信息外,尤其是要多对意向区域的房源进行对比,更重要的是,买家不妨在看到房屋产权证书和真正的屋主,并且制定了详细的交易合同,再交纳定金也不迟。”叶先生说。

在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提前了解市场行情,不要急于签合同,以防受骗。综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