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郑汉贤清廉爱民 群众: 让他理财,我们很放心!

  今年春节前夕,空港经济区地都镇南陇社区的男女老少无不兴高采烈,因为每位乡亲都领到了300元分红,这是他们20多年来领到数目最多的一次分红了。提起这件事,乡亲郑木武至今还激动不已:“我们家6人一共领到1800元,我们拿着这笔钱去置办年货,这个年过得非常殷实。”此外,社区还给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发了压岁钱。

  “让郑汉贤书记代表6700多乡亲理财,我们很放心!”这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乡亲对郑汉贤的评价。

  因村制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背靠桑浦山、前临榕江的南陇社区,连续10多年不卖一寸土地,向6700多位乡亲派发的分红,都是靠社区集体的山林和鱼塘发包所得。而与群众得到的福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陇社区“两委”干部现在的办公地点仍在老祠堂。走进社区“两委”办公室,记者发现,办公桌都是十几年前的老书桌,有的甚至是从学校退下来的,办公设备十分简陋。2009年7月,郑汉贤担任南陇社区党总支书记,当时集体已欠下一大笔债,5年间,社区“两委”精打细算,开源节流,使南陇从“穷村”变成“富村”。

  因村制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是郑汉贤为乡亲理财的妙招之一。他养成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后到处走走看看的习惯,晚上也经常到社区各地走一走、瞧一瞧,或者到乡亲家中坐一坐,聊一聊。他说,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为乡亲服务。去年底,郑汉贤在走访时发现社区排水系统不畅,为避免下大雨时雨水溢进民居,他立刻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将村里的排污沟全部修通,既解决排洪排涝问题,又为集体节约了一笔资金。去年,南陇社区下属的新乡自然村老人组发动乡贤捐资修村道,当村道建设出现资金短缺时,在郑汉贤的提议下,南陇社区拨款20万元,解决了新乡的燃眉之急。

  “把一分一厘都花在群众身上!”

  “把一分一厘都花在群众身上!”这是郑汉贤为乡亲们理财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他认为,除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父老乡亲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外,还必须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通过丰富的“精神食粮”来增强乡亲们的幸福感。他说:“在文化建设上,要敢于花小钱,办大事。”近年来,随着农家书屋和文化工作室的创办,南陇群众文化活动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群众其乐融融。

  “走,我带你们去看看我们社区的农家书屋!”今年63岁的老党员郑育藩热情地招呼记者,边说边带着记者来到农家书屋。农家书屋不大,但里面的摆设非常温馨:书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旁边的报夹整齐地夹着各类当天的报纸。另一面墙上则焊接着铁架,用来挂各种演奏乐器。角落里的一架扬琴以及一个夹着手写琴谱的谱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每天晚上社区弦乐社的成员都会聚在这里演奏潮乐,我们可喜欢听了。”郑育藩向记者解释道。“你们快来看,我们这里还能唱卡拉OK呢。”说着,他又带记者来到农家书屋对面的文化工作室。“文化工作室其实就是我们社区的戏台,这几年春节期间,我们都在这里举行‘南陇春晚’活动,场面非常热闹!”郑育藩指着戏台高兴地说,“这个戏台虽然灯光和音响设备比较简陋,社区所花的钱不多,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让集体财产像酵母一样活起来发起来!”

  “为乡亲理好财,不能守着社区集体原有的一点家底而固步自封,应该解放思想,立足长远,让集体财产像酵母一样活起来发起来,”郑汉贤说,“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特点要求,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去谋划为民办实事、让乡亲得实惠的策略,所以,今年我们计划开发建设金都综合市场二期工程。”

  郑汉贤所说的金都综合市场二期工程位于206国道南陇路段左侧,是南陇社区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2亩,计划投资近1亿元,目前征地、清障、平整等各项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已进入设计阶段。郑汉贤指着一片已完成三通一平的建设工地,谈起了工程建设计划:“底层是停车场,四周是商铺,楼上是商住区,计划建造12幢,初定每幢16层。商住区以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为出发点,努力实现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开发商获收益的‘三赢’局面。”

  看着即将开工的工地,不少南陇乡亲兴奋地说:“金都综合市场二期工程竣工之后,社区集体和群众的收益会更多,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郑汉贤经常与老党员座谈,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更好地为乡亲服务。黄健新 摄

来源:揭阳日报   责任编辑:邱洁纯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K脯鸭(第三集)

潮汕搞笑短剧:端咖啡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