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摘要
●由全市各级社工委牵头推动的村级“一室两会”建设项目,充分发挥了听民声、聚民意、集民力、办实事的作用,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得到中央、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2012年被省社工委评为“广东省第一批社会创新试点项目”,2013年被省依法治省办评为“广东省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今年中央农办将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先行地揭东区确定为“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
●推进村级“一室两会”建设,是当前市委、市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创建平安揭阳”的二十项重要举措之一。根据市委书记陈绿平的重要指示,市委副书记、市社工委主任谢峻召集市县两级纪委、组织部、社工委、农办、人大办、政协办、民政局七个部门,在总结试点经验,提升完善机制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全市村级“一室两会”建设,1445个村集体发力,探索揭阳特色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
走进揭西县棉湖镇湖西村,你的第一感觉绝对是:这是山区的农村吗?在宽敞洁净的湖西大道,在文体设施健全齐整的湖西村文化广场,在老年人捉棋、打球、看书的老人活动室,看着到处欢声笑语的人们,你会感叹这才是你心中的新农村。在村民黄奕娟家,她乐呵呵地说:“自从有了‘一室两会’,我们村民不但有什么事都可以反映出来,而且还可以参与理事和监事,成了真正的‘当家人’啦!”
在揭阳,像湖西村这样的村庄和社区,还有许许多多:蓝城区白塔镇瑞联村、普宁市洪阳镇鸣岗村、普宁市梅塘镇大东山村、揭西县京溪园镇长滩村、揭西县塔头镇塔头村、榕城区榕东街道梅兜社区、空港经济区炮台镇南潮社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片:揭阳市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先行村。目前,这些村庄的先进经验,成为全市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各地得到借鉴推广。
揭阳,是一片神奇的热土,这里的人们团结奋进,正以昂扬的斗志全力打造粤东经济强市和粤东上善之区。近年来,随着揭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成为全市各级党政的重要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揭阳各级社工委牵头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一室两会”农村社会治理新机制,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自治,推动农村社会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民主管理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农村建设新路子。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一位79岁的老农说:“有了‘一室两会’,村民对村‘两委’的工作更加支持。因为现在这种自治的机制,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讨论,集体出力办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工作的推进程度有时快得让人吃惊。”
普宁市洪阳镇鸣岗村,是省内有名的“文化之乡”。对“一室两会”的工作,村民们集体为之叫好。79岁的老农方广隆说:“有了‘一室两会’,村民对村‘两委’的工作更加支持。因为现在这种自治的机制,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讨论,集体出力办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工作的推进程度有时快得让人吃惊。我觉得这种做法,真的很好!”
陈章华是揭西县京溪园镇长滩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对“一室两会”凝民心聚民力的作用感触颇深。“这种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让村‘两委’的工作在推进的时候遇到的阻力很小。我举个例子,像镇里实施的长滩‘一河两岸’工作,投资大、涉及面广。以往这种事情,我们得走街入户做好群众工作,有时效果还不理想。现在好了,有事情就召集村民代表开个会,公益理事会出面,公益理事会里都是让村民信服、尊重的乡贤或村里的长老,群众的思想工作很容易就做通了,并且大家过后对工程建设的支持非常大。”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我市各级社工委逐步推广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工作,通过有效整合力量,在各村建立代表工作室,为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各级驻村干部、辖区内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类代表,建立一个与村民沟通的综合平台;积极引导农村慈善会、福利会、“老人组”等民间组织,整合、培育形成现代化、规范化的公益理事会,纳入法治化发展轨道,并将之建设成为调动海内外乡亲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要载体,在融洽乡情乡谊中推进农村公共建设、发展公益事业、调节调处矛盾;进一步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统一承担原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监事会等村级监督机构履行的监督职能,不断强化村级民主监督。通过建设村级“一室两会”,在我市农村初步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社会组织为协同、村民广泛参与的服务管理新格局,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有点有面有成效,群众呼声日渐高
“听民声”“聚民意”“集民力”;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把集体的“家底”公开,把干部的“箱底”亮开,让群众的“心底”明白……“一室两会”建设亮点多多。
揭东区作为我市村级“一室两会”项目的发源地,已在全区111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2013年6月,市社工委、市委农办在揭东区召开了全市推进村级“一室两会”建设现场会,各县(市、区)党委副书记、社工委专职副主任、农办主任以及乡镇(街道)党委书记齐聚揭东观摩学习,在全市拉开村级“一室两会”建设的序幕。各地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一室两会”建设,不断涌现新亮点。
榕城区社工委专门在“社会服务专项资金”中拨付资金,用于推行“一室两会”建设。各街道和村(居)也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发动和调动社会组织、社会人士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至目前,全区97个社区完成了“一室两会”建设。榕东街道梅兜社区对社区居民自发组织成立的老年弦乐组、妇女舞蹈队等各种松散型社团组织和资源进行整合,成立梅兜社区公益理事会,协同社区开展各种公益事业建设。仙桥街道美西社区公益理事会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村党政开展村政公益事业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慈善慰问活动。仙桥街道山前社区代表工作室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70多条,包括村政规划建设15条,村容村貌整治53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5条,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80多条,每一条意见建议均有反馈,能解决的都及时解决。
在普宁市梅塘镇大东山村,代表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说:“‘一室两会’是个好事情。我们村在公共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方面,群众的要求和想法比较多。通过‘一室两会’,我们很好地统一了村民的意见,干起活来就没有后顾之忧,大家过后也不会非议。比如我们村投资90万元对全村老厕池进行填平绿化及改建,对老排水沟全面进行‘三面光’清理建设,就是因为村民到代表工作室反映老厕池臭味连天后开展的。”
揭西县在做好“规定动作”外,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做好“自选动作”。棉湖镇湖西村建立了以党员代理服务站为主导的村级代表工作室,在全村设置了民意收集反馈岗、流动党员联系岗、政策法规宣传岗等16个岗位,确保每一个片区都有党员“驻岗”,“听民声”“聚民意”“集民力”,同时无偿为村民代办在党务、政务、生活方面合法合规的群众事务,实现义务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蓝城区白塔镇瑞联村通过强化村级民主监督,及时清楚地公开村务财务,真正把集体的“家底”公开,把干部的“箱底”亮开,让群众的“心底”明白。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瑞联村“两委”得到了村民和外出乡贤的信任和高度评价,纷纷支持村里公益建设,瑞联村公益理事会发展得有声有色。一个年集体收入才9万元的乡村,近年来共发动乡贤捐资2700多万元,为村里新建修整了学校、文化广场、公园、道路等基础设施,整个村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事业发达,广大乡贤和村民表示将继续出钱出力支持家乡建设。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有995个村(社区)建设村级“一室两会”,覆盖率达61%;全市各地通过建设“一室两会”办好事实事2245件,化解矛盾纠纷6544宗,促进68个“问题村”完成帮扶整顿;2013年全市认捐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5.8亿元,到位资金4.11亿元;基层组织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全面推进新机制,遍地开花满园香
《实施方案》明确将用3年时间,在全市普遍推广并巩固提高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力争到2014年底,全市1445个行政村70%以上建设村级“一室两会”;2015年底达80%以上;2016年底达90%以上。我市村民自治步伐正明显提速。
独具特色的村级“一室两会”,引起了中央、省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据了解,自我市村级“一室两会”工作实施以来,各级调研组、考察组纷纷莅临揭阳,就村级“一室两会”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对村级“一室两会”有效强化基层治理中党的核心领导,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国家和省级专家、省社工委相关负责人都给予高度评价,2012年,“一室两会”被省社工委评为“广东省第一批社会创新试点项目”;2013年, 被省依法治省办评为“广东省法治惠民实事工程”;工作先行,成效突出的揭东区也被省社工委定为“广东省社会创新实验基地”。 今年,中央农办将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先行地揭东区确定为“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
2014年,村级“一室两会”建设被列为我市“化解社会矛盾,创建平安揭阳”二十项重要举措之一。市委书记陈绿平高度重视,要求全力推进村级“一室两会”建设,从根本上化解基层矛盾,加强和创新农村治理。4月22日,市委副书记、市社工委主任谢峻召集市、县两级纪委、组织部、社工委、农办、人大办、政协办、民政局七个部门,召开了全市村级“一室两会”建设推进会,并出台了《推进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将用3年时间,在全市普遍推广并巩固提高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力争到2014年底,全市1445个行政村70%以上建设村级“一室两会”;2015年底达80%以上;2016年底达90%以上。
“在把握形势、深刻认识村级‘一室两会’建设重要性的同时,要明确重点,不断完善村级‘一室两会’建设机制。”谢峻在推进会上要求,在推进村级“一室两会”建设中,要把握好四个环节,即村级代表工作室建设重在“整合”、公益理事会建设重在“引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重在“完善”、 村级“一室两会”的有效运作重在“衔接”。同时,要强化组织保障、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分工,强化工作督导,努力推动村级“一室两会”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在全市大力推进村级“一室两会”建设之际,我们通过无数的事实和数字看到,民主之花正热烈绽放,村民自治步伐不断加快,民心、民智、民力进一步凝聚,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我们可以预见,在各级党政的大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打造“粤东上善之区”的愿景一定会早日实现!
村级“一室两会”建设经验启示
■强化党的领导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关键。通过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形成“党组织领导、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决策、村委会执行、公益理事会协同、社会公众参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运作机制,理顺了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农村传统民间组织的关系,强化了村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根本上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是优化农村建设的重点。通过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各地积极引导、整合农村“老人组”、慈善会和福利会等农村传统组织形成公益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多由杰出乡贤、威望长者等组成,会长由村“两委”提名产生,是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公益理事会搭建了村民参与理事的载体,将草根组织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推动农村传统组织向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发展,更有效地发挥民间力量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核心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创新机制体制是推进基层民主自治的保障。村级“一室两会”建设,通过代表工作室的固定地点和代表集中日的固定时间,将村民提事活动进行固定化和常态化,极大推动了村民对村务的直接参与,提高了村民的参与热情。代表们充分收集群众意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民主议事,把民主议事的过程变成统一群众认识和汇聚民智的过程,确保农村的资金使用、土地使用、村庄规划等重要事项的科学决策和实施的公开透明,使群众真正成为“当家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群众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构建了更加完善的农村治理结构和良好的农村基层服务管理格局。
村级“一室两会”建设
先行村惠民实事摘录
榕城区榕东街道梅兜社区
代表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50多条,包括村政规划建设7条,村容村貌整治15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1条。公益理事会积极筹资490多万元,重建学校、戏台,修建道路,对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魏氏家庙和志远轩书楼增设了一批配套设施,加强青少年锣鼓队、弦乐组、舞蹈队等文娱队伍建设,对治安防范监控进一步强化,对社区文化活动广场、公园等设施进行卫生整治绿化,配置体育设施等。
普宁市梅塘镇大东山村
代表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8条次,且全部得到有效解决。公益理事会积极筹资,协助村“两委”抓好民生建设工作,如投资250万元抓好自来水供给工程建设,投资185万元对全村主要村道进行硬底化、绿化亮化和水泥化建设,投资90万元对全村老厕池进行填平绿化及改建工作,投资135万元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投资150万元对全村80%以上农田灌溉沟渠进行三面光石篱化,投资25万元安装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投资200万元建设紫缘阁和大东山老人活动中心,投资40万元建设占地15亩的健身广场和灯光球场,投资120万元建设“文化公园”二期工程。同时,完善广播、电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配套,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揭西县棉湖镇湖西村
代表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2条,为村民代理党务、政务、生活业务共57件。公益理事会积极筹资,协助村“两委”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开展各项建设,主要有:投资100多万元修建村民活动场地及老人活动室;投资80万元对村委进行改建;投资60万元对湖西大道进行路面大修;投资约50万元对湖西村文化广场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及配套安装健身器材;结合“平安视频监控工程”,投入60万元安装50个摄像头,铺设光纤线路26000米。
蓝城区白塔镇瑞联村
代表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接待党员群众30多人,为群众解决了10件难题。公益理事会积极筹资,建设一批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急需的基础设施,如投入50万元重修团结桥,投入30多万元修建水利排灌渠,筹资60多万元在村道增配LED灯、中国结和种植绿化树,筹资近200多万元修建村文化广场,动员外出乡贤黄伟忠捐款修筑后山“伯公岭”至村中心的水泥路。
空港经济区炮台镇南潮社区
代表工作室经常开展社区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公益理事会积极筹资,成立奖教奖学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积极发动香港佳兆业公司捐资300万元,为社区南潮中学建设礼堂,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在社区主要两处出入口设置治安岗亭,实行城市小区化管理;发动居民捐资,全面清淤社区内河,建设溪河两侧护栏,着力推进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统筹:曾楚雄 杨瑞良 余映涛 徐锦泉
撰文:林锐磊 吴晓琳

普宁市洪阳镇鸣岗村“一室两会”助推该村旧容换新貌。张晓生 摄

揭东区云路镇莲花埔村率先成立“一室两会”。通讯员 摄

流程说明:每月10日,代表工作室收集民意提交村两委会;村两委会研究讨论后提出议案,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通过表决的议案,由村委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公益理事会协同组织实施,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全程监督;工作落实情况于次月10日在代表工作室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