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汕潮揭同城化第三次联席会议将于今天下午在我市召开。会议将回顾总结汕潮揭2013年同城化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同城化工作,并审议《2014年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建设粤东城市群工作计划(讨论稿)》。
作为今年汕潮揭同城化牵头单位,揭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认真做好会议各项筹备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同城化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绿平多次召集发改等部门研究部署同城化工作计划安排,要求承前启后,主动衔接,围绕省委胡春华书记提出的“建设汕潮揭城市群、打造粤东增长极”的目标要求,着力在推进交通一体化、产业合作发展、公共服务同城化、社会秩序整治、环境保护和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做好续建12个项目的基础上,重点推进21个项目,以实实在在的事项,扎扎实实的工作,推动汕潮揭城市群发展,促进粤东地区振兴发展。二是周密部署。为确保高水平、高标准开好联席会议,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关于召开推进汕潮揭同城化第三次联席会议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注重细节,加强统筹。近阶段来,各相关单位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案,各司其职,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协调配合,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落实。三是部门配合。各相关部门认真总结2013年推进汕潮揭同城化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结合实施省《关于加快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建设粤东城市群工作方案》,研究提出一批有利于汕潮揭城市群发展、便民惠民的重点项目、重大事项,形成《2014年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建设粤东城市群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为确保各项计划落到实处,市发改局召集市直牵头部门,对《2014年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建设粤东城市群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落实措施、时间节点及工作安排进行认真讨论,修改完善后,上报市委、市政府。按照陈绿平书记指示,市发改局牵头有关部门对工作计划中时间节点和工作进一步细化。四是对接协调。为使联席会议顺利召开和合作事项顺利推进,市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与汕头、潮州多层次进行沟通衔接。市发改局加强与汕头、潮州市发改部门沟通协调,认真做好2013年汕潮揭同城化相关工作的移交、今年工作对接。市交通运输局等合作事项的牵头单位积极与二市对口部门对接协调。初步确定事项后向汕头、潮州市征求合作事项的意见,充分沟通协调完善后形成讨论稿,提交联席会议审议。讨论稿筛选安排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环境生态建设保护、产业发展合作、资源要素市场、城市规划建设等六方面共33个重点项目、重大事项。
相关链接:
建设汕潮揭城市群 打造粤东经济强市
我市加快汕潮揭同城化进程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推进汕潮揭同城化一系列工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胡春华书记粤东调研时作出的“建设汕潮揭城市群,打造粤东经济增长极”重大战略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沟通协调,以规划、项目为主要抓手,积极推动三市联动,加快汕潮揭同城化进展,推动汕潮揭城市群建设,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发展格局,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交通运输同城化重点推进
我市全面落实全省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把交通同城化作为建设汕潮揭城市群的先导和突破口,积极推进区域内交通设施对接和衔接,着力打造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区域快速交通体系,推进交通一体化进程。
——完善公路网对接。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目前汕湛高速公路汕头至揭西段揭阳境控制性工程叶下桃隧道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全线已完成青苗、坟墓的清点工作,今年计划投资7.068亿元;汕湛高速公路揭西至博罗段揭阳境已完成全部交地任务,横江水库特大桥已完成75根桩基施工,施工进展顺利,今年计划投资11.077亿元;潮州至惠州高速公路揭阳段炮台榕江特大桥、洪山枢纽立交等控制性工程建设已进入热火朝天的局面,机场立交匝道修改方案已获省厅批复,今年计划投资20.618亿元;揭阳至惠来高速公路揭阳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小北山1号、2号隧道已进洞施工,今年计划投资7.1亿元。潮惠高速厦深铁路连接线临时便道已施工完毕,顺利通车;揭惠高速揭阳市区连接线已完成土地材料上报,施工图设计、投资主体的确定进行中。炮浮线改扩建工程(揭阳空港区炮台镇至潮州市浮洋镇)揭阳境内已改造成机场路及剩余2.5公里长的水泥路段,与潮州市就对接炮浮线和顺接厦深高铁潮汕中心站道路建设取得初步共识,力争年内实施扩(改)建。
——加快推进铁路城轨规划建设。厦深铁路全线通车正式投入营运,普宁、葵潭火车站配套项目加快推进;粤东城轨方案已完成初稿,并向汕潮揭三市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并征求意见;广梅汕铁路揭阳段改线列为省2014年重点项目,已完成项目预可研最新一次修编,即将进入评审阶段;揭阳港疏港铁路项目完成预可研并报广铁集团审查,完成线路走向的优化方案,与省铁投集团达成省市按7:3股比出资建设协定,已组建成立联合筹备组,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进行;阜鹰汕铁路梅州至汕头段(广梅汕铁路扩能)前期工作正在推进。
——推动粤东组合港错位发展。全力加快揭阳港建设,2013年全市港口建设投入资金8.52亿元。目前与鹿特丹港务局合作开发建设惠来枢纽港口正式进入建设日程,中委广东石化2000万吨/年重油加工项目(原油及成品油码头)、前詹作业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粤东LNG项目配套码头等大型码头建设加快。
产业合作统筹推进
我市坚持“加强合作,错位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扬长避短,着力推进三市优势产业的互补对接,实现互利共赢。
——加快空港经济区建设步伐。依托揭阳潮汕机场,将揭阳空港经济区定位为广东空港经济的国际开放门户、粤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将在汕潮揭交汇地带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区,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三市产业协作的重要载体。
——加快海港经济区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中石油等重大项目的辐射作用,推动港、产、城联动发展,加快打造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石化基地,带动三市能源石化产业的发展,以产业合作加速汕潮揭城市群的建设。
便民惠民项目优先实施
我市以便民惠民为切入点,积极推进首次推进汕潮揭同城化联席会议和徐少华常务副省长在汕潮揭同城化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先行合作项目对接,优先实施便民惠民项目,大力落实便民惠民措施,让三市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推动车辆通行便利化,实现汕潮揭三市实施车辆通行费年票互认,2013年共免收汕头、潮州两市车辆通行费约160万车次。
——推动金融同城化,实现同行跨市通存通兑业务,积极推广金融IC卡,2013年全市发卡350万张。
——积极促进医疗卫生交流协作,建立三市医学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实现三级医院医学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
——积极推进广播电视互相落地播出,三市各选取一个地方电视频道作为互相落地频道,现已上报国家广电总局审批。
——积极推进通信同网同费工作,三市电信共同推出“潮汕网”优惠,实现潮汕网网内全省互打全免费,向汕潮揭同城同网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揭东区曲溪大圆,汕头、潮州、揭阳交叉处。郑楚藩 摄
汕潮揭同城化
汕潮揭同城化是指广东省粤东地区的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三市合作同城化。
推进汕潮揭同城化是汕潮揭三市发展所需、责任所在、利益所系。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粤东调研时提出的“建设汕潮揭城市群,打造粤东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汕潮揭同城化的相关工作。
2012年5月31日,三市在汕头召开了推进汕潮揭同城化首次联席会议,原则同意《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工作方案》,并在“建立推进汕潮揭同城化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向省政府建议成立省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请省出台关于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汕潮揭同城化发展规划”、“近期以便民惠民为切入点加快推进一批合作项目”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按照方案,三市将建立半小时生活圈和一小时经济圈,实现通信资费同城化,联合打造上中下游产业联系紧密、相互配套、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共同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
2013年4月18日,汕潮揭同城化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潮州市举行。除讨论通过了汕潮揭同城化工作机制外,三市还就合作机制、规划编制、交通对接、水利环境、便民惠民、经济社会合作等6大领域进行讨论,并拟定了2013年工作计划,对46个涉及汕潮揭同城化利益的合作项目均明确了主要内容、推进时间节点和牵头责任单位。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粤东加快发展,积极支持粤东一体化、汕潮揭同城化,成功争取把“推进汕潮揭同城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更是把汕潮揭同城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促进‘汕潮揭’同城化和‘湛茂阳’临港经济圈发展”。省还成立了汕潮揭同城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汕潮揭三市成立党政联席会议和重点任务办公会议制度。还着手编制“1+5”同城化规划。“1”是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5”是交通设施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G206揭东区路段。 通讯员 摄
汕潮揭同城化之——2014年关键词
交通一体化
●大力推动路网一体化建设,加快汕湛、揭阳至惠来、潮州至惠州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关埠-地都跨榕江大桥(隧道)等前期工作。加快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推动粤东地区城际轨道交通、阜鹰汕铁路梅州至汕头段(广梅汕铁路扩能)项目、粤东地区疏港铁路等前期工作。
●完善机场、高铁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炮浮线改建工程、潮惠高速厦深铁路潮汕站连接线等建设,实现机场与高铁有效对接。
●推进粤东港口群和江河航道整治,提高货物吞吐能力,改善通航条件。
●推进交通运营管理服务同城化,继续推进公交互通,方便市民出行。
公共服务同城化
●深化教育科研协作,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共享和相互开放,做好粤东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2014年度教育研究课题申报立项工作,开展潮汕星河杯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活动,举办面向三市的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处置和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逐步实现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应急专家等资源共享;建立医疗事故异地专家鉴定协调制度,加强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同城结算机制,实现区域参保人员医疗保险费用在定点医院实时联网结算收费。
●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支持,推动广播电视互相落地播出。
●健全跨市治安协作、突发案事件联动处置机制,推动平安潮汕建设,实现社会综合联防联治。
●争取省政府尽快批复汕潮揭三市通信一体化工作方案,采用“资费叠加包”形式,取消三市间固话长途和手机漫游资费,力争今年底前实现通信资费同城化。
产业合作发展
●依托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加快重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整合产业链,推动三市产业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加快能源基地、石化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形成布局优化、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布局。
●加强经贸交流合作,推动三市行业协会合作发展,携手参加省组织的各项经贸活动,组织参加闽粤赣十三市党政领导第十八次联席会议;围绕食品、服装、陶瓷、玉器等特色优势产业,举办区域经贸活动,扩大特色产品市场影响力。
●整合三市旅游资源,推广区域旅游形象,推介精品线路,联合到香港、澳门举办宣传推介活动,组团参加“2014台北两岸观光博览”。
资源要素市场融合统一
●建立健全三市金融改革发展工作机制,鼓励支持三市符合条件的地方金融法人机构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完善服务同城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推动开通跨行通存通兑业务,推进金融IC卡应用;加快粤东发行库和钞票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金融服务同城化。
●发展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构建统一的技术交易网络和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促进技术市场一体化。
●建立统一的就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组建统一的公共招聘网站,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推动人力资源有效利用。
环境生态建设保护一体化
●优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粤东灌区节水改造与配套工程等建设。
●加快练江流域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提高全流域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韩江、榕江、练江、枫江交接断面达标管理工作。加强区域污染联防联治,推进清洁生产、水资源保护、流域和海洋污染环境综合整治等合作;强化跨界河流水质达标管理,加强韩江、榕江水质和生态联合保护,联合开展练江和枫江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区域交通干线的生态景观林建设,加强韩江流域森林生态工程建设。
●加强海岸带保护。
(编辑:邱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