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彦恂) 记者从近日举办的全市农业主要污染源总量减排技术培训班了解到,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将农业污染源列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市已完成了禁养区、限养区和准养区“三区”的划定,同时扶持规模养殖场建设了37个大中型沼气工程,德兴种养、东江畜牧等部分养猪企业还借鉴先进国家、地区的养猪新技术、新工艺,探索出富有特色的“高位床”生猪养殖新模式,发挥了节约用地用水、减少生猪疾病和污染排放的经济和环保双赢效益。
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对农业污染源减排的社会认识程度低,畜禽养殖场治污设施建设薄弱,我市的减排工作依然存在很大难度。今年国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开始实施和当前生猪市场价格的下跌,也使养殖场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压力和转型升级的要求。据悉,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农业污染源减排技术要求全面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落实环评和设施建设“三同时”制度实施源头控制,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控制过程排放,推进沼气工程建设实现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等,大力推进农业污染源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