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人好家风】澄海蔡鹤寿一家三代执教鞭誉满乡里

  欣闻澄海蔡鹤寿一家三代教坛执教鞭誉满乡里,近日记者登门拜访老人家。已89高龄的蔡鹤寿近年回归乡野,崇尚自然,在外砂一座“临江别苑”里安度晚年,种菜、养鱼,倾听自然声音。这一天是周末,儿孙们都从汕头、澄海回来看望蔡鹤寿,一家四代,喝茶聊天,修剪花草,养鸡喂鱼,其乐融融。

  在战争年代,蔡鹤寿参加了闽粤赣边第四支队澄南武工队,在凤凰山干革命。解放后进入教育战线,先后在澄海溪南中学、上华中学以及浦中学任校长,并执教高中政治课,他重视革命传统教育,一生身教言传,树立起良好风范, 30年执掌教坛桃李满天下,一直到1985年离休。蔡校长教过学生不管是从政、从文、从商,一直与他有着很好的师生情,儿孙们看在眼里,从而升腾起对“老师”的无限向往之情,希望长大后能当个受人尊敬的教师。大儿子蔡建群是老师,孙女蔡璇玲与蔡璇瑶从小受家风熏陶,也立志当教师,如今如愿以偿,一人教语文,一人教英语。蔡家三代皆为师,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心耕、舌耕、笔耕,不断探索,为汕头教育事业发展奉献自己一份力量。1994年教师节,市政府授予蔡家一家三代“教育世家”光荣称号。

  蔡鹤寿适时在家庭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树立优良家风。他要求儿孙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既是长辈又是良师益友。他晚年自学中医,并为他人诊病。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为儿孙们树立了榜样。

  蔡鹤寿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 “文革”时儿女们没书读,但两个儿子发奋自学,达到大学水平。

 

  大儿子蔡建群从教30年,精益求精,退休后被选为澄海谜语协会副会长,寄情书法、印章、灯谜,如今诗、书、画、章融会贯通;二儿子是国家干部,为人做事诚恳诚实,大女儿退休后学画画,画牡丹花颇有所得。一家四代30多人,不管做什么职业,说实话,做正事,为人诚实,办事负责,待人和善,内外和谐。蔡鹤寿说,年轻时候经历了战争,人民生活在痛苦与饥饿之中,如今,国家强盛,生活变化很大,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才有家庭的美满幸福可言。要说具体一点的家风,他对儿孙们的要求是:“诚实”。

  蔡鹤寿认为,“家风”是家庭每一个成员共同形成的,是一个时代国家、社会、家庭教育共同演变而来。家风在传承的过程中,有着特殊性与普遍性,特殊性是每个小家都不同,普遍性是都一样应该有梦想。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有梦想。一个家庭要发展,也必须每个成员有梦想。

  本报记者 辛瑞玲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最新汕头电视台《新厝边头尾》专辑

大笑西游之第三部:偷吃人参果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