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立轩 摄影报道)昨天,本报报道了韩山师范学院“90后”学生林任樟成功研发潮语输入法手机软件一事,引起本地市民关注和热议。报道见报后,不少读者尤其中老年人拨打本报电话,询问该款软件具体的上市时间。有读者表示,潮语手机输入法面世后,将有助于本地中老年人更全面地使用智能手机。
中老年人打字不再困难
“潮语手机输入法啥时候上市?什么型号的手机才能使用?”市民陈女士是第一个致电询问潮语输入法的读者。昨天上午,陈女士在电话中说,她是一名退休人士,原本使用一部普通手机,日常生活中主要用来拨打和接听电话。不久前,她的儿子更换新手机,就将一部购于2012年的三星智能手机给她使用,之后还教她使用手机社交软件微信。
用微信与亲朋好友交流时十分便捷,但令陈女士困惑的是,自己不会说普通话,对笔画顺序也较为生疏,使用软件时往往只能语音,无法打字。“有时候对方明明是打字,我却只能用语音回复,感觉很奇怪。”说起即将上市的潮语手机输入法,陈女士充满期待。
昨天看到报纸后,代父亲询问的蔡先生也第一时间拨通本报电话。蔡先生表示,由于普通手机按键小,老年人使用不方便,去年他就为父亲更换一部价值3000多元的触屏智能手机。但之后他发现,父亲除了拨打和接听电话外,其他手机功能几乎不用,原因正是“打字难”。对此,蔡先生认为,潮语手机输入法可望改变中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单一习惯。
智能手机受老年人青睐
近年来,随着手机推陈出新,功能齐全的大屏幕智能手机成为了移动通讯设备中的“当红明星”,不少年轻人都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而越来越多的手机社交软件融入人们的生活,也让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用起智能手机,开始用“微信”、“微博”和老伙伴们交流,有的还建起了“微信群”,智能手机让一些老人变成了潮流一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D城的长平路及南国商城分布有不少手机专卖店,这些手机店中,几乎所有的触屏智能手机都被陈列在最显眼位置。苹果、HTC、三星……陈列柜内,不同型号的手机多达数十款,手机屏幕尺寸一款比一款大。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中看到,每当进入一间手机店时,销售人员都会首推触屏智能手机。据长平路一手机店的经营者介绍,智能手机目前的销售额占该店总营业额约80%,前几年的消费者以年轻人居多,但近几年,智能手机越来越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
对于这一现象,时常更换手机的小林深有感受。因为不久前,他看到家中一名70多岁的长辈正在用智能手机上网看新闻,而长辈的这部手机,其款式比他所用的手机还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