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泽春) 从前天起至昨天午后,我市出现今年来强度最强的强对流天气。记者从市三防办及市气象台了解到,期间全市各地普降大到暴雨,我市也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并启动防暴雨Ⅱ级应急响应,全市最大降水出现在潮南仙城。据悉,这场豪雨也使我市今年的“开汛日”比常年提前了约两个星期。
继前天晚上我市出现声势浩大的雷暴天气之后,昨天上午,全市各地雷暴等强对流天气愈演愈烈,潮阳区更是一度将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市气象台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在高空槽和较强西南气流共同影响下,前天傍晚到昨天白天我市各地均迎来大到暴雨强降水。据统计,自前天早上8时到昨天下午4时,我市各气象观测站均录得较大的降雨量:中心城区观测站录得降雨量102.2毫米,潮阳观测站104.7毫米,澄海观测站103.1毫米,南澳观测站79.8毫米。期间,全市气象自动站中录得雨量最多的是潮南区仙城,该镇自动站在1天的时间里,录得的降雨量便多达122毫米!
最近两天来,我市各地及早做好防御暴雨相关工作。其中,各级水利部门迅速加强对水库、山塘、堤围和涵闸等水利工程的巡查,及时排除隐患。城市管理部门则及时清通市区下水道,尽快排除积水。不过,由于昨天上午市区的降水强度非常强,降雨又过于集中,一些已提前打开的排水道口短时间内无法将积水排出,还是造成部分低洼地出现内涝积水的现象。昨天午后,由于雨势开始减弱,我市相继解除了暴雨预警及防暴雨应急响应,市三防办也暂未接到相关灾害损失报告。
据市气象台预计,今天我市雨势将会明显减弱,以阴天为主,仍有阵雨。而明天晚间到后天,因受切变线影响,我市又将有中雨降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