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肖彤兰)爱心延续,温暖无限。在《汕头都市报》创刊十五周年之际,“汕都之爱”慈善爱心系列活动,继续奏响公益惠民强音。昨天上午,《汕头都市报》编辑部联合金平区民政局、爱心企业潮宏基公司,在金平区同益街道举行“汕头都市报十五华诞慈善惠民活动”,来自同益街道5个社区的23户困难户,喜领到“汕都大礼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今年3月是《汕头都市报》创刊十五周年,《汕头都市报》编辑部扎扎实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精心组织和策划发起了一系列的“汕都之爱”慈善爱心活动,得到了金平区民政局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金平区民政局的协调下,同益街道及其属下盐埕社区、桂馥社区、红亭社区、联韩社区、福明社区等5个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情况摸查,向本报推荐了23户经济困难、残障的低保困难户。昨天上午,《汕头都市报》总编辑黄海燕、副总编辑刘剑荣、张益安和金平区民政局副局长林宏良及同益街道有关工作人员、潮宏基爱心企业代表等,深入到基层,走访低保困难户,并向他们送去了爱心大米、爱心食油等。
红亭社区的胡甘草老夫妻是一对苦命人,年逾古稀的夫妻俩有一个50多岁的残障儿子,其生活根本无法自理,白发人伺候黑发人,日子苦不堪言。昨天,在狭窄的家里接过爱心粮油后,胡甘草老人激动得连声道谢。住在红亭花园的卢吉华,是一个残疾单亲妈妈。她患有间歇性癫痫病,每次发作都会晕过去,根本无法工作。十几年前,生下女儿后,卢吉华又惨遭丈夫抛弃,幸亏有年过七旬的老母亲一路相伴,祖孙仨才得以依靠社区的低保补贴勉强度日。昨天,本报及爱心人士给卢吉华母女送上了爱心大米、食油和慰问金,卢吉华感动地说:“谢谢都市报,谢谢这么多好心人。”中山路的余纯雯生病卧床已数载,去年,照料她的母亲也摔断手骨,右臂无法抬起,生活陷入困境中。昨天,余纯雯一家也领到《汕头都市报》送来的“爱心礼包”,本报记者和同益街道义工黄志群一起,帮助手臂乏力的余妈妈把东西装好拉走,余妈妈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汕头都市报》真好,不愧是市民的报纸,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我们衷心祝愿《汕头都市报》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