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辛瑞玲)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获悉,2013年我市一批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区县级医院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镇村卫生服务逐步实现一体化管理,全市所有政府办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比例达到42.41%,基本药物试行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看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
据悉,去年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25元提高到30元,5项重大和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南澳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市、区(县)医院对口帮扶工作不断加强,市中心医院与潮阳耀辉医院成立合作医院,探索医疗联合体机制;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濠江区人民医院、龙湖医院进行合作共建,以管理和技术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社会资本创建的一批民营医疗机构正加紧建设,逐步形成多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同时,我市卫生应急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得到加强。去年,潮阳、潮南受强台风影响发生洪涝灾情的时候,各级卫生部门全力以赴做好灾区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全面实施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评估和防范,积极应对H7N9禽流感等急性传染病疫情,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做好源头控制。免疫规划全面落实,以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妇幼安康工程深入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母婴春播项目工作取得成效,有效地保护妇女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统计,去年全市新增“省卫生村”41个,进一步扩大卫生创建覆盖面;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广预约诊疗、检查结果互认、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等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记者了解到,新的一年,我市将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继续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所有区县级至少建1间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占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资源10%以上,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使用平价药包;有序推进村卫生站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深化安全合理用药培训和阳光用药制度建设,所有基本药物通过药品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交易;努力建立“大病进医院,康复在基层”的分层诊疗模式,鼓励市级大医院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促进优质资源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