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民众心目中,南极是个神秘、极寒的梦幻世界,那里有身披“燕尾服”的企鹅,优雅而可爱;那里的气候异常寒冷,甚至呵气成冰;那里人迹罕至,是寸草不生的冰雪世界……今年2月14日,汕头大学南极科考队34位师生成员启程前往南极,他们乘坐考察船开展为期14天的南极学习之旅,并进行实地登陆科考。在科考实践活动中,汕大南极科考队员们亲眼看到了以往仅在影视作品或书籍中所知的南极,他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南极,经历了考验,也收获了成长。
今年3月6日晚,汕头大学南极科考队顺利完成南极旅程回汕,此次梦幻学习之旅让队员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南极,他们不仅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极地信息资料,更收获了终身难忘的身心洗涤。
考察船上吃饭如厕遇难题
德雷克海峡是从南美洲进入南极洲的最近海路,也是各国赴南极科考的必经之路,由于受极地旋风的影响,常有狂风巨浪。对于第一次乘坐考察船穿越德雷克海峡前往南极的汕大师生们来说,要在船上正常吃饭、睡觉以及上厕所都是种“奢望”。
考察船在风浪中颠簸前行,汕大队员纷纷出现了晕船反应。队员胡凯文同学告诉记者,船上的中国队员“吐成一片”,狼狈不堪,但极少见到外国人呕吐,他认为这不仅和乘船经验、预防措施有关,可能还与饮食习惯有关。据介绍,中国人呕吐不适时习惯喝清汤或白粥,但是考察船上的厨师都是俄罗斯人,只做俄罗斯风味的西餐。所谓的汤全是糊状物,咸中带甜,而且所有菜式都会添加一种味道奇怪的芝士,和队员们平时在国内西餐厅吃到的味道不一样。“直到现在,一听到芝士两个字我们就想吐。”胡凯文说,很多汕大师生吃了船上的西餐甚至一闻到气味就开始狂吐,有人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两天。可能是看到中国乘客太难受,后来厨师难得地做了白米饭,尽管味道同样奇怪,但吐到直不起腰的汕大师生们终于吃了顿饱饭。
在考察船上睡觉、上厕所同样是项“技术活”。科考队队员们介绍说,睡觉时要防止被摇下床,有时恨不得将自己绑在床上固定。而厕所是坐厕,船颠簸时根本坐不稳,只能拼命抓住四周的扶杆尽量保持姿势,为了能安稳地上个厕所,有的队员不得不忍到船体相对平稳时再冲进厕所,以求“速战速决”。
企鹅体味臭没想象中优雅
平常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企鹅憨态可掬,优雅而可爱。但汕大科考队队员们实地见到这些南极“主人”时,却发现它们并没有想象中“优雅”,浑身散发出一种难闻的臭味。
“企鹅不怕生,看见人类非常淡定。”科考队队员郑晓晴同学告诉记者,当队员们登陆一个满是企鹅的“企鹅岛”时,远远地就能闻到扑面而来的臭味,类似于家禽身上的气味,等到队员登陆后,企鹅们对于人类的到来不慌也不惊,有些淘气的小企鹅甚至主动蹭到队员身边,啄队员们衣服上的毛绒球或者哨子玩。而被企鹅亲近的队员们则一动不动任其“摆布”,看着可爱贪玩的企鹅,他们也忘记了企鹅身上难闻的气味。郑晓晴还告诉记者,岛上有漫山遍野身着“燕尾服”的企鹅,也有随处可见的排泄物。让一些队员们意想不到的是,企鹅们的排泄物是粉红色,气味难闻。
夏季的南极感觉不太寒冷
南极之所以神秘不仅因为它的人迹罕至,更因为它的极寒气候。不过,进入南极圈的汕大南极科考队队员们却认为并没有意料中寒冷。
队员容子豪同学告诉记者,由于科考队到达南极时当地正处夏季,大部分时间天气晴好,而且科考队活动的范围属于南极圈的外围地带,气温相对较高,所以除了乘坐冲锋艇登陆过程中遭遇风雪侵袭时感觉到寒冷难耐外,队员们平时感觉并不太寒冷。容子豪说,当地时间2月25日晚上至26日早上,他和另外十多位队员们挑战极地露营时,才让他真正领略到南极的“威力”。
当时大家到达露营地点后,先各自挖好睡觉的雪坑,然后在雪坑里整理好露营袋、睡袋和防潮袋,再钻进里面躲避风寒。尽管雪坑为队员们抵挡了大部分风雪,一些同学还将自己多带的羽绒服等塞进睡袋隔层里防寒保暖,但晚上睡觉时不少人还是感觉非常寒冷。狂风夹杂着大雪拍打在露营袋上“啪啪”作响,雪花落在雪坑里被人的体温融化后渗进睡袋来,人就像睡在冰窖中一般难捱。尽管一些队员整夜未眠,但露营中途没人退出,大家一直坚持到早上露营结束,再一次挑战了自己的身心极限。 南极“奇遇”
长城站里遇汕头老乡
在汕大南极科考队中,有几位潮汕籍师生,他们将潮汕话、工夫茶等也带到了地球最南端。而在参观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时,他们还意外遇见一位在站内学习的汕头老乡。
“汕头妹”郑晓晴告诉记者,队员当中有好几位潮汕籍师生,有些老师甚至将工夫茶具带上了考察船,晚上有空时就凑在一起喝工夫茶,用潮汕话聊聊天。她和同学们则在船上向外国乘客进行了工夫茶艺表演,“老外”们争相围观品茶,纷纷赞不绝口。
而最让郑晓晴激动的是,当她和队员们参观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时,竟然还意外偶遇一位汕头老乡。那是一位在四川大学读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四本科生,是地道的“汕头娃”,因为获得了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一等奖而获得了在长城站为期两个月的学习机会。郑晓晴介绍说,当时听到熟悉的乡音,大家都非常激动,她也顿时领会到“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这句话的含义。 南极行带来
考验与成长
尽管从“梦幻世界”回到“现实”已有一段时间,但队员们回想起这段不一样的南极之旅,依然感觉像做了一场梦。历经艰辛,却收获了难得的成长。
在南极行程中,根据学生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科考队分成环保科学、人文探险、商业旅游、艺术摄影等4个小组开展科考活动。大家在感受南极的美丽与纯净的同时,也不忘调查南极自然环境保护现状、了解南极人文历史及商业开发情况等。当队员们了解到早期人类探访南极时装备极其落后,有的甚至仅穿着动物皮毛制成的保暖衣物时,不禁惊叹于人类的坚强与执着;当参观一些废弃多年的科考站,得知科学先驱们住着简陋的木屋用最简单原始的设备开展科考活动时,大家对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肃然起敬;而当队员们在明亮宽敞的中国长城站里看到一应俱全的各类先进设备,以及篮球场、乒乓球室、卡拉OK房等丰富文化娱乐设施时,为祖国的强盛以及我国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倍感自豪。
一些队员告诉记者,此次南极之行让大家经历了终生难忘的考验,不少队员的体重甚至减轻10斤左右,但是,与丰厚的人生收获相比,这些付出根本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