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敏)改革!改革!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改革”二字成为最强音。《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表达了我国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昨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提出“希望广东继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的殷切期许。我市全国人大代表李丽丽在会上发言,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畅谈体会和建议。
“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唯有创新才能添活力。”刘绍喜代表认为,过去一年,国家把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头炮”,大刀阔斧调整机构、削减审批事项,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推行,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成效正在显现,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改革的精神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催人奋进。”
刘绍喜认为,汕头的民营经济应该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开拓探索新的投资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基础设施等新领域的投资合作,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落实总理报告提出的改革措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体恤民情,接地气,贴民心,让百姓对未来发展充满憧憬,总书记对广东的期许又让咱广东人感觉肩上沉甸甸的。”王惠群代表说,总书记鼓励广东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他认为,未来发展有两方面很重要:一是必须坚持走科学创新的道路,要有先行先试的决心和信心;二是治污任重道远,环保产业大有可为。
黄炳章、吴大明代表认为,总书记到广东团参加审议,对广东寄予厚望,让大家深受鼓舞。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希望广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作用,这为我省新一轮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目前,汕头提出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部署中先行先试,与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相契合。可以期待,我市将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建设也将加快创新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