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丹丹)当地时间3月1日,汕头大学南极科考队顺利完成南极科考活动,并乘坐考察船踏上返程,逐渐远离南极,再次进入大风大浪的德雷克海峡。这次的风浪较来时更大,坐在船上如同“荡秋千”,有队员甚至担心晚上睡觉时被摇到地上。
当地时间3月1日早上7点,汕大南极科考队乘坐的返航考察船进入德雷克海峡。在德雷克海峡第一天的航程里,队员们再次经历了风浪考验,由于考察船随风浪颠簸,船上乘客感觉就像在“荡秋千”一般,站都站不稳。而且放在桌子上的东西一不小心就会滑落到地上,队员们躺在床上就如同睡在摇篮里,有队员甚至戏言晚上睡觉时总担心自己被摇晃摔下床去。不过,尽管此次遇到风浪较上次进入南极时更大,但因为有了之前的晕船经历,这一次队员们的身体已逐渐适应,晕船现象也得以控制,不适症状明显减轻。
尽管南极登陆科考活动已经结束,但队员们在考察船上仍抓紧时间享受最后的极地学习机会,听取有关南极的精彩讲座。有专家详细介绍了海洋生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比如须鲸、虎鲸和海豹等,还通过很多音频文件让很多同学第一次认识这些动物的声音,并了解研究动物声音的意义……各类内容丰富的讲座让队员们受益匪浅,大家也深感保护南极意义之重大。正如随船的Jones博士在接受环境科学组同学采访时所说:“南极的环境保护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并且感染周围的人,唤起身边人的环保意识,唤起他们对南极环境的关注,共同保护南极环境。”